•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薪資歧視

足球巨星梅⻄。美聯社
足球巨星梅⻄。美聯社

本文共1302字

經濟日報 丁予嘉博士(經濟學家)

四年才一次的世界盃足球賽,去年11月在卡達盛大開踢,全球超過13億人,目不轉睛的盯著,為自己的國家、為自己崇拜的球星、為足球這項最需要技巧、速度、體能的團體運動吶喊、歡呼、激奮、哭泣。在地球上,運動賽事,包括四年一次的世足賽、四年一次的奧運賽,總是最能吸睛的,其他的如美國NBA籃球、大聯盟棒球、美式足球,歐洲的歐冠足球賽,美洲足球賽,也有很大的市場。個人運動的高 爾夫、F1賽車,也各有擅場。以上提及的每項運動,東家對參與的球員,都是砸大錢不手軟的,看市場大小,球星的薪資高達數億美金,坐板凳的,也都有百萬美元的年薪。為什麼會這樣啊?天文數字的高薪合理嗎?

像阿根廷的足球巨星梅⻄、葡萄牙的C羅、法國的姆巴貝,這樣的超級大才 (super talent),舉世罕見,全球的供給量就二、三位,經濟學說得很清楚,在供給固定下,供給線是一條垂直線(如圖),任何需求的增長,尤其是所處的市場很大的時候,就會使價格不停的上漲,這就是薪資這麼高的原因。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台股明星賽、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經濟學博士出身,擁有豐富金融實務資歷,難得的是,他能將兩者予以融合,透過理論架構對實務進行分析,輔以國內外的經驗值,提出可能的發展方向與具體建議,頗受政府單位重視。

上一篇
跨境避稅管得了嗎?
下一篇
證交法應規定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