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47字
近日據媒體報導,台灣九成銀行已啟動數位轉型,AI與大數據將成為重點技術。於中台灣學術與實務牛耳的嶺東科技大學,過往以極佳的辦學口碑,培養出來的畢業校友進入職場,深獲企業喜愛並於各行業頭角崢嶸。
本月17日嶺東科技大學楊永列副校長、商管學院林哲鵬院長、財務金融系鄭光甫主任與該校高教深耕辦公室,以極具前瞻性的眼光、務實的態度,抱持著學術在地扎根的理念,攜手中華財務管理科技學會,以「假時做真 真亦假」、「優雅漫步元宇宙」及「金融科技大數據、監管科技、監理沙盒」為題,邀請前台北商業大學校長、目前1111人力銀行執行長:張瑞雄博士、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特聘教授:張譯尹博士與中華財務管理科技學會:陶亦宣理事長,以實務的角度,融合現今元宇宙科技的發展軌跡,將自身經驗與產業界實務案例,分享給與會來賓。
具資訊科學學術背景的張瑞雄博士,以當年發現台電的收費漏洞為例:當時帳單改版與先前的格式不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研究一番,發覺電費計算至角,採用四捨五入,以元為收費單位;假設每張電費的收據尾數從零角至九角出現的機會均等,平均來說,每十張收據的電費,台電就可能溢收五角;若以台電資料全國有八百五十萬用戶,每兩個月便溢收四十二萬五千元,一年下來就有兩百五十五萬元,其他如自來水公司水費、天然氣瓦斯費與空汙費,都有類似的情形。若是透過修改程式將原本的四捨五入改為五捨六入,便能降低溢收情況的發生。
台灣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張譯尹博士強調:科技來自於人性,元宇宙的起源來自1992年的科幻小說「潰雪」,講述元宇宙就是一個虛擬實體整合的新世界,而今之所以沿用「元宇宙」,正是期盼在虛擬世界持續發展下,能在未來進入一個虛實整合、真正貫通、自由切換、暢行無阻的世界。進一步說,元宇宙不只是科技方面的進步與應用,而是在必然的發展趨勢下,融入你我未來的生活風格與生活型態,從而創造身歷其境的零距離世界。
中華財務管理科技學會理事長陶亦宣表示:Web3的發展,帶動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代幣)的成功,去中心化逐漸成形。伴隨著近年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虛擬幣價格炒高後,相對於熱絡的市場,政府監管單位始終保持首要目標交易風險的態度,Why?在這次號稱美國加密版雷曼風暴讀FTX虛擬幣破產事件中,可一窺監管科技與監理沙盒的重要性。
希望藉此機會發揮嶺東科技大學的學術實力,結合在地發展優勢與人才需求,提升學生就業時的含金量,共同拓展嶺東學子畢業後在金融科技領域的貢獻,成為就業市場上一股生生不息、永續前進的力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