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國際中橡循環經濟技術論壇 聚焦廢棄物轉新材料永續商機

本文共1885字

經濟日報 許夷雯

為求資源最大化利用及永續經營,國際中橡集團碳黑事業(Continental Carbon)致力推動橡膠廢材料回收循環經濟,在12月7日舉行循環經濟技術論壇,以「永續發展 轉廢新材料」為主題,邀請產官學代表共同討論如何將廢棄物轉成新材料,在淨零碳排的大潮下,達成ESG永續目標。

2022國際中橡循環經濟論壇大合照,產官研貴賓雲集。 國際中橡集團/提供
2022國際中橡循環經濟論壇大合照,產官研貴賓雲集。 國際中橡集團/提供

有鑑於極端氣候變遷的暖化威脅,全球已超過130個國家宣布推動淨零排放,國發會也於今年正式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輔以12項關鍵戰略制定行動計畫,其中之一關鍵戰略就是「資源循環零廢棄」,是以國際中橡連續舉辦循環經濟技術論壇,聯手產官學代表,激盪更多產業投入資源循環再生。論壇中特別安排經濟部循環經濟推動辦公室、環拓科技及國際中橡發表循環經濟主題專題演講,並邀請正新輪胎、經濟部工業局、工研院材化所產官學研專家代表進行綜合座談,從政策、趨勢、技術與應用等面向探討新循環經濟未來。

經濟部循環經濟推動辦公室表示,根據Garner Insights研究,全球輪胎產量2029年預期增長4倍約90億條,輪胎回收市場呈現商機和增長潛力。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也預估,目前全球每年廢橡膠總量約3億噸,為解決這項全球回收難題,過去25年歐盟為鼓勵回收廢橡膠落實了各類激勵措施,廢舊輪胎回收處理比例已超過90%,取得積極的成果。而這對台灣製造業的國際拓展而言,卻是沉重的警訊,因台灣目前的橡膠廢棄物處理設施能量仍不足,若能將廢棄物再轉製新材料,將可是「一箭雙鵰」的作法。

國發會詹方冠處長表示,由於臺灣是一個資源相對匱乏的開放經濟體系,加強生產、消費、回收、再利用以因應環境永續發展及國際產業競爭非常重要。今年(2022)年3月,國發會配合總統宣布我國2050淨零排放目標,提出了20250淨零排放路徑圖及12項關鍵戰略,包括「資源循環零廢棄」、「淨零綠生活」等與循環經濟息息相關。循環經濟已經在企業永續、國家發展及人民福祉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更是企業因應淨零轉型及供應鏈韌性的重要課題。國際中橡集團此際舉辦循環經濟技術論壇,促進產官學研的深度交流,無論對於企業ESG的推動,或我國發展橡膠循環經濟生態圈都十分有意義,值得支持與肯定。

行政院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資源循環辦公室賴瑩瑩處長兼主任表示,臺灣76%的資源倚賴進口,而每年消耗近2億7,000萬公噸原物料,相當於每人每年消耗11.57公噸,而每年廢棄物產生量約3,200萬公噸,如何讓物料由「靜脈產業」回到「動脈產業」循環利用,是各產業亟需要努力的方向,環保署目前正規劃「資源循環零廢棄」關鍵戰略,研擬「綠色設計源頭減量」、「能資源化再利用」、「暢通循環網絡」、「創新技術與制度」4大推動策略,以期達成「永續消費與生產」、「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加值化處理廢棄物」等策略目標。

台灣橡膠暨彈性體工業同業公會林清池理事長表示,再生材料的使用的確是輪胎及整個橡膠產業減碳的重要策略之一,此策略則有賴於所有材料供應商共同配合研究開發,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及資源才能達到。綠色循環供應鏈的成立是起步,能夠持續才是重點。這有賴於供應鏈上的每位夥伴共同投入,也仰賴政府以政策多角化的支持、以及研究單位的產學合作來提升技術,共同努力為2050碳中和目標前進。

正新輪胎陳誌賢協理表示,面對碳中和,輪胎橡膠產業都朝向使用可再生/可持續材料為重要策略之一。一顆輪胎裡有非常多種材料,生產配方與技術含量非常高,都是重要且珍貴的資源,綠色循環供應生態圈的成立能讓輪胎重新再生,充分達到轉廢成金的目的,消費大眾、政府政策支持及產業上下游所有企業的長期努力方能成就。

環拓科技吳俊耀總經理表示,台灣每年約產生12萬噸的廢輪胎,但還有更多難以量化估計的工業橡膠廢棄物。為解決廢棄橡膠的環境汙染問題,環拓科技發展廢輪胎熱裂解技術,所生產的再生油及回收碳黑現與國際中橡合作投入碳黑製程,回到橡膠產業供應鏈,呼應當今循環經濟減碳趨勢。

國際中橡黃柏松總經理表示,國際中橡的「新循環經濟模式」,是更進一步從原料面著手,環拓產出之回收碳黑、再生油,可由國際中橡的獨特製程技術,重新產製成新的環保減碳碳黑,藉此達成原料的閉環系統,亦滿足輪胎廠可持續性原料的要求。

國際中橡集團董事長辜公怡表示,近年科技推陳出新,台灣許多廠商投入廢棄物循環利用,也取得非常亮眼的成果,但對於部分中小企業來說,需要突破資源限制、技術瓶頸,以實現循環經濟。因此希望可以透過本次論壇,將廢橡膠材料轉化成可循環再生資源的具體做法及經驗分享業界,號召產官學研共同探討,一同努力來突破障礙、投入資源循環再生的發展,力行永續目標。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數位轉型獲好屏 全台73家發表「數位E起約」地圖
下一篇
肯定企業進用身心障礙員工 行政院長陳建仁訪臺南璨揚企業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