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61字
國科會致力推動智慧醫療與精準健康,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國研院儀科中心)協助輔導多家進行自主研發之臺灣高階醫材廠商取證上市,近來傳來喜訊,攜手義大醫院合作,使用台灣MIT本土高階醫材,包含聯合骨科、台灣微創、鐿鈦、瑞鈦等四家公司的產品,成功完成退化性關節炎、椎體重建、骨刺、骨折等手術,病患於術後復原狀況良好,病症也獲得大幅改善,未來也有助於進軍國際市場。
根據國際調研組織Business Monitor International(BMI)統計顯示,2021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為4,543億美元,2024年上看5,352億美元,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力之一。
過去臺灣市面上高階醫療器材以國外進口廠牌為主,但隨著本土技術進步,結合優越的創新能力,產學研合作陸續研發出100%自主研發且在臺灣生產製造的高階醫療器材,不但降低成本,更能確保品質。再透過國研院儀科中心的協助與輔導,可加速取證。
義大醫院杜元坤院長說,病患在接受各項手術治療過程中,主治醫師都會於術前進行嚴謹縝密的治療評估,以病症情況為主要考量,為病患規劃最好的改善效果與醫療服務,如果合適,就會選擇創新設計與安全保障兼顧的國產品來進行手術,「台灣醫療絕對真材實料!我們要做有利病患的事,只要國產品夠好,沒有不用的道理!」他強調,義大醫院每年採購國產醫材約256品項,金額超過3億元,是全國之最,堪稱國產醫用的加速器。未來義大醫院希望繼續與國研院儀科中心合作,支持更多品質優良且已取證的國產醫材,一起為臺灣醫材發展而努力。
國研院林法正院長表示,國研院建構完整的生醫研發技術服務平台,有系統地鏈結新創能量與產業接軌,加速商品化步伐,將臺灣品牌推向世界舞台。國研院儀科中心潘正堂主任則提到,儀科中心建構的創價醫材加速器平台便主動出擊,提供完整的生醫核心設施及量能給國內高階醫材廠商,以加速醫療器材創新發展,相信未來可以扶植更多廠商與醫療院所合作。
國科會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蘇振綱局長指出,跨園區推動臺灣精準健康產業鏈一直是南科努力的方向,本次獲義大醫院採用產品的聯合骨科,即是南科高雄園區骨科器材的領導品牌廠商。2019年透過南科的「南部智慧生醫產業聚落推動計畫」補助,促成聯合骨科、國研院儀科中心與義大醫院三方緊密合作,將創新服務加值應用擴散,為臺灣的生技醫療產業創造更大的產值,是具指標性的成功案例。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廖泰翔局長表示,推動產業轉型與升級,是城市發展的重要關鍵之一,高雄市政府長期支持本土醫材產業發展,積極鼓勵在地的義大醫院使用本土醫材;義大醫院落腳在高雄市的綜合教學醫院,也升級為區域醫院-準醫學中心,造福高雄市民。相信由國研院、義大醫院、廠商及高雄市政府共同推動生醫產業升級,定能形成聚落效應,擴大經濟效益,帶動高雄市蓬勃發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