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媒體數位轉型八堂課 直擊未來媒體樣貌

本文共1217字

經濟日報 劉美恩

「創新」永遠都是變動時代的最好「標配」。回顧那些被推翻的舊時產品,都是因爲不敵變動時代的巨大洪流而走入歷史。過去媒體依靠優質內容來支撐廣告營收,但現今好的內容不一定能變現,隨著ChatGPT橫空出世,未來更有許多內容會由AI產生。媒體產業正走在數位轉型的路口,媒體的下一步是什麼?如何披上轉型盔甲邁向新世代?4/13日登場「媒體數位轉型八堂課」將有深度剖析。

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 (DTA) 秘書長黃玉華博士表示,誠如資深媒體人及紐約市立大學新聞研究所的教授傑夫賈維斯在著作《媒體失效的年代》所言,隨著網際網路在90年代中期興起,當每個人都能用鍵盤和手機產出內容、散佈資訊,媒體不再具有資訊發佈者或守門員的寡占地位,傳統大眾媒體以規模化方式產出相同內容給「所有人」的商業模式就開始進入死亡螺旋。

面對已徹底改變閱聽人行為的數位科技浪潮,媒體必須重新檢視自己為使用者帶來的價值為何,更必須學習數位工具真正了解使用者,才可能提供對使用者而言具有價值的內容與服務。唯有如此,媒體才有機會找出能創造健康營收的商業模式,繼續扮演社會賦能者、教育者、倡議者之角色,維護公眾的利益。

因此「媒體數位轉型八堂課」除了針對重要數位科技區塊鏈、AI、元宇宙設計實作課程外,也特別規劃媒體數位轉型的設計思維工作坊,邀請學員以用戶為中心,重新定義媒體的價值、探索可行的商業模式,以及繼之的文化改造與組織轉型。

課程更邀請了多家領先媒體,針對數位轉型的經驗與探索進行無私分享,從已有70年歷史的聯合報集團、以數據驅動創新的天下雜誌、探索數位敘事可能的關鍵評論網、運用區塊鏈技術賦能創作者的Matters和讚賞公民基金會、支持創新社群創造價值的巨思文化,到抱持永續願景與新聞使命的遠見雜誌 – 這些媒體的先行者,在迎向數位挑戰的過程中,都分別走出自己的路。

聯合加速器策略長、智坊創客執行長鄒淑文強調,媒體產業近年面臨世代交替和數位轉型等多重挑戰,對於運用AI撰寫新聞、裸視3D廣告新科技之應用需求都在攀升。當科技新創遇上媒體,成功的跨域合作有機會開創元宇宙新媒體的嶄新應用與商模,並且成為推動台灣數位經濟成長的強力引擎。因此這八堂課不僅是為必須轉型的傳統媒體開立,更是為了促成新創和傳統媒體對話與合作而設計。

今年科技大廠Google為幫助台灣新聞媒體生態系之健全與永續發展,正式於3月宣布設立「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獎助金申請計畫,將於三年內挹注新台幣3億元,以獎助金方式幫助新聞媒體推動數位轉型。負責「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計畫之執行與推動的DTA,也將針對曾獲Google歐洲「數位新聞創新基金 (Digital News Innovation Fund, DNI Fund)」獎助金的專案進行深入剖析,幫助國內媒體掌握數位科技的創新應用。

課程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303181049441358976667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格上Go Smart導入AI人工智慧 20秒就能租共享車
下一篇
王智弘教授榮升北榮桃園分院院長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