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野村台股操盤人筆記 便宜?成長?選股是第四季決勝關鍵

本文共926字

經濟日報 賴俊明

加權股價指數近6個月價量表現:

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2022/09/21
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2022/09/21

美國禁售晶片至中國鬧得市場沸沸揚揚,雖然標題看似聳動,但野村投信認為目前為止對台灣的影響相對有限。事實上美國原先禁止AMD、Nvidia出口高階晶片至中國,但隔日卻又隨即轉彎,表示給予緩衝期至明年3月及9月,由此可見美方也明白,不週全的禁令只會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反而衝擊本國企業的營運,因此研判短期美國全面禁止出口的可能性不大。

就目前中國晶片自研自製的趨勢來看,只要美方不是全面性封鎖,反而可能激起中國加速發展晶片的決心,此時台灣具有技術優勢的產業,如:ASIC、IP等反而可望受惠,甚至晶圓代工也有望因提前拉貨備庫存而受惠,因此就目前來看,短期市場信心雖有波動,但長期反而可能轉變成新一波的商機。

野村投信指出,目前大盤利多因素,(一)通膨高點放緩:美國8月CPI雖高於預期,但增速仍較前兩月下滑,符合市場預期的放緩趨勢。(二)勞參率上升:美國8月勞動參與率攀升至62.4%,顯示勞工正回歸職場,有助於薪資增速放緩。(三)美國經濟堅韌:美國就業數據強勁,消費者信心連三月回升、PMI維持在50榮枯線之上,經濟表現仍佳。

大盤利空因素有,(一)升息不確定性:通膨下滑緩慢、FED官員維持強硬升息口吻,升息不確定性仍壓抑經濟復甦。(二)中國堅持清零:中國堅持清零政策,疫情反覆導致各地封控變數大,不利於經濟復甦及市場信心。(三)成交量萎縮:FED加速升息、美元持續強勢,台股成交量持續萎縮,顯示散戶投資人信心不足。

由於薪資及房租的僵固性,美國通膨放緩不如預期,FED依舊維持強硬升息立場,這也導致類股輪動,大盤缺乏方向性,台股雖然評價再下修的空間有限,但也因為利空壟罩依然難以上修。在這樣的環境下,除了評價是要考量的因素外,「成長性」將是決定第四季勝敗的關鍵。野村投信預期隨著邁入第四季,企業將陸續公布第三季財報,大盤將因為獲利放緩而有高機率持續震盪測底,股市評價也依舊受到壓抑。不過另一方面,投資人目光也將轉向2024年,由於目前市場普遍認為明年獲利將放緩,若企業給出的指引能夠持平甚至逆勢成長,那它很可能成為市場新的主流方向,股價反而可能提前底部反彈。因此未來選股仍以具備成長潛力,以及長期趨勢及需求支撐的產業及標的為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面對動盪的全球經濟情勢,投資人該如何應變?
下一篇
集保、基富通「好好長大」兒童樂園主題日 同樂學理財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