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邀請您體驗經濟日報App,享受最即時的財經推播,重要訊息不漏接。10/15 前登入App,再抽「7-11千元商品卡」,快來下載吧!

離活動結束 最後倒數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金鑽獎頒獎 基金投資新指標出爐

提要

迎戰大空頭、表現優異具成長潛力 國內外及ETF共34檔基金產品獲獎肯定

「第26屆傑出基金金鑽獎」昨(29)日盛大舉行。吳榮邦/攝影
「第26屆傑出基金金鑽獎」昨(29)日盛大舉行。吳榮邦/攝影

本文共1434字

經濟日報 蔡穎青

由「財團法人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主辦,「彭博(Bloomberg)」及「今周刊」合辦的第26屆傑出基金「金鑽獎」,昨(29)日正式揭曉得獎名單並舉辦頒獎典禮。「金鑽獎」作為國內歷史最悠久、知名度最高的基金獎項,每屆頒獎典禮皆受到國內投信投顧業界高度重視以及投資大眾的矚目。

今年評選依循往年,「國內基金獎」主要依據投信投顧公會委託李存修和邱顯比兩位教授所共同主持之基金資料庫為依據進行評比,各類別基金分別經過績效和風險調整指標(Sharpe、Treynor、Information Ratio大分類與細分類)的計算結果加總進行排名。「ETF基金獎」則採以追蹤誤差、總規模及規模成長率、總成交值及周轉率、受益人數及人數成長率、費用率等指標進行評比。「海外基金獎」則採用彭博(Bloomberg)所提供之各基金實際發行情形,進行各類別之年化績效與風險指標計算(以新台幣為計算標準),並依彭博(Bloomberg)基金之評比方式進行評選。

因應市場趨勢

新增ESG獎項

「第26屆傑出基金金鑽獎」評選,為因應基金市場現況與趨勢,於「國內基金獎」及「ETF基金獎」中,新增「ESG基金」及「ESG指數」獎項,分別納入「股票型基金」及「一般型」分類中。經層層把關、嚴格篩選,這屆符合評選標準的國內基金有187檔,ETF基金有189檔,海外基金有1,443檔(包含台灣發行投資海外);最後總計國內5檔得獎基金、9檔入圍基金;ETF有7檔得獎基金,7檔入圍基金及海外22檔得獎基金。得獎基金昨(29)日下午舉行頒獎典禮。

「傑出基金金鑽獎」評選,評審委員李存修教授表示,2022年對台灣共同基金產業而言是困難的一年,全球各地面臨俄烏戰爭、通膨加劇、升息等因素,導致全球股票和債券市場都受到影響,主要股票市場下跌約20%,共同基金總規模僅下跌1.99%,境外基金代理公司減少了兩家,基金數量減少了53個,台灣投資者持有共同基金的金額也縮減了4,485億元(11.51%)。

在如此艱困的投資市場,評審委員邱顯比教授建議,2022年有著多項負面因素影響,使得股票和債券平均跌幅都超過了雙位數,一年的損失可能會抵消之前幾年的獲利。2020、2021年是多頭市場,而2022年是大空頭,對於基金經理人而言,只擅長多頭或只擅長空頭的都難以在金鑽獎中得獎。不論是專業的基金經理人或是個人投資人,在長期的市場投資中,總會遇到多頭或空頭甚至金融風暴,若要獲得超額報酬,就必須具備風險承擔的意識和能力。

公平公開評比 

保障投資人權益

延續一貫專業嚴謹的評選標準,並配合市場、新科技等創新。主辦單位台北金融基金會董事長周吳添表示,「金鑽獎」堅持初衷保持專業和公平、公開的評比標準,並持續以「開放、連結、創新、簡約、專業」五元素,作為「金鑽獎」的核心思維。評比過程注重績效或風險及是否違反主管機關的客觀規定,致力於保障投資人權益,並專注於評選表現優異、具有成長潛力、符合市場趨勢的基金產品。同時,「金鑽獎」也將持續關注ESG永續議題,促進綠色金融和永續發展,為社會貢獻力量盡一分心力。

於現今受升息、通膨與地緣風險等不確定因素籠罩的金融市場,更需憑藉專業的投資團隊,於風險與報酬兼顧下,為社會大眾謀取最大的財富。「金鑽獎」的舉辦,除係鼓勵基金從業人員之專業與努力外,同時透過關懷社會、順應趨勢,提升新世代對基金、專業理財的認同;企盼「金鑽獎」能成為投資人基金選購的重要參考資訊平台,並持續朝向國際區域的重要獎項邁進。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非投資等級債全新策略9/1台新美國策略時機掌握關鍵V轉
下一篇
土銀網球女將梁恩碩 奪雙銀牌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