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127字
今年美國股債市場展現韌性,面對升息、通膨夾擊,仍多繳出正報酬表現,統計至9月15日S&P 500指數報酬達16%,彭博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指數超過7%,彭博美國投資等級公司債券指數近2%。
聯博投資專家指出,聯準會升息逐漸步入尾聲,預期利率將隨時間滑落,可望支撐後市表現,但短期市場波動猶存,風險與機會並存之下,債市配置需要更注重多元收益來源,可採槓鈴策略,均衡布局公債、投資等級債、非投資等級債等多元債種的收益機會,並分散風險。股市方面,即便今年股市普遍表現不凡,但由於資金流量仍未過熱,預料股市可望重返投資人目光,建議從選股出發,找到盈餘可望延續成長態勢,或盈餘可望上修的個別機會。
債市:利率前景優勢 以多元債券策略掌收益
聯博集團美國多元固定收益總監馬修.謝爾頓(Matthew Sheridan)表示,自去年以來的貨幣緊縮政策已逐步減緩經濟成長,最終促進通膨降溫。但通膨回落至目標值的過程預計緩慢,因此利率高原期也會維持更久,利率政策最快要到明年第二季過後才有機會轉向。
不過謝爾頓認為,接下來聯準會政策行動的兩項可能情境,皆有利於債券發展。第一,通膨率降至聯準會目標,免於經濟衰退,聯準會就會逐漸轉向中性政策;第二,經濟微幅衰退,失業率攀升,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以促進充分就業。無論是何種情境,都說明了利率向下的可能,債市前景可望迎來好消息。
在機會與風險並存的環境下,「收益」、「平衡」、「多元」等投資主題成為投資人矚目的焦點。謝爾頓認為,第四季與明年的債市投資關鍵在於平衡並保持彈性,以因應當前市場環境。其中槓鈴策略均衡配置於較能夠抵禦市場波動的投資等級債券,與兼具報酬與收益潛力的非投資等級債券,有助於在參與收益機會的同時,緩和投資組合的波動,可望陪伴投資人度過市場多空挑戰。
因此,在債券選擇上,謝爾頓看好包含投資等級債券、非投資等級債券、證券化資產以及新興市場債的投資機會,並適度配置存續期間以緩和波動。
就投資等級債券而言,即使利率上行環境下,美國投資等級債券發債公司的償債能力仍遠優於全球金融危機時期;其中BBB級企業債折價幅度較大,相對於其他投資等級債更具投資潛力,而金融債券如美國優先順位銀行債的吸引力也優於整體市場。
另一方面,目前非投資等級債券不僅位於頗具吸引力的收益水準,且基本面相對過去持穩,目前違約企業多半集中在CCC等級債券,因此仍可適度將品質較高的BB級與B級非投資等級債券納入投資組合中增添收益潛力。
至於新興市場債,謝爾頓認為,新興市場公司債仍具有收益優勢,相對看好新興市場強勢貨幣公司債。此外,雖然新興市場強勢貨幣主權債的評價漸具吸引力,但不確定性仍高,易受到已開發國家政策影響,也會受到地緣政治風險干擾,慎選標的將是關鍵。
股市:企業盈餘落底回升 布局美股正是時候
受到AI科技題材鼓舞、成長股帶動下,今年美股整體表現不俗,以S&P 500指數為例,股價從去年9月22日低點至今年8月31日上漲26%,本益比也同步擴張超過25%。展望第四季美股市場,聯博投信股票投資策略師李長風認為企業基本面與資金面的優勢,帶來美股值得投資的時機。
在企業基本面方面,李長風觀察,隨著景氣嚴重衰退風險降低,企業盈餘展望出現落底回升趨勢,可望帶動股市續揚。「美國自第二季財報公布以來落底翻揚,且趨勢優於其他市場。」他進一步分析,美股盈餘落底回升的主因來自AI。一方面在度過景氣放緩階段後,受惠於AI帶來的盈餘成長效可望開始發酵,另一方面則是許多AI長線潛在受惠題材股價仍有補漲空間。
就資金面而言,今年即便股市表現強勁,資金流仍相對青睞貨幣市場基金。比較近一年半股票型基金與貨幣型基金的累積資金流量可發現,兩者在去年12月出現交叉,貨幣市場累積資金一路走揚,至今仍大幅高於股票型基金。「隨利率下滑、盈餘落底回升,股市可望受惠於資金行情。」李長風指出,目前S&P 500自由現金流量收益率為4.0%,接下來兩年可望逐步墊高,達到4.7%與5.3%。在聯準會升息進入尾聲之際,預期投資人可能將逐漸關注其他風險性資產,而美股可望受惠。
在此背景下,該如何選擇投資標的?李長風表示,今年上半年S&P 500指數漲勢主要來自於大型龍頭科技股,但剔除Telsa、Nvidia、Amazon、Microsoft、Apple、Google、Meta等前七大股票後的預估本益比則降為14.9倍,仍低於長期平均。「美股評價面已來到相對較高水位,因此更需要透過選股發掘評價相對合理的標的。」。
李長風認為,從上半年財報公布狀況來看,科技股有人工智慧、雲端儲存等長期投資題材,相較具有長期續航動能。另一方面,李長風認為醫療保健類股盈餘可能遭到低估。目前美國人口老化、醫療支出提高等長期趨勢不變,剛性需求可望讓醫療產業保有防禦特性;加上疫情過後,選擇性手術回溫,而AI技術可望帶動醫療診斷、精準手術的創新發展,為原本防禦色彩濃厚的醫療產業添增成長潛力,值得投資人逢低布局。
展望第四季,李長風提醒選股宜在評價與成長性之間取得平衡,切勿追捧評價面大幅擴張的個股,找到盈餘可望延續成長態勢、或盈餘預估可望上修的個別機會。部分未受市場青睞的防禦型題材如醫療、核心消費等目前評價更具吸引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