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富達國際第四季展望:投資等級債及亞洲市場或為亮點

本文共1616字

經濟日報 蔡穎青

儘管面對全球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的預期,今年以來金融市場持續保持韌性,惟此趨勢能否延續存在不確定性。富達國際全球首席投資長Andrew McCaffery表示,「隨著全球經濟持續展現韌性,市場對通膨的擔憂已逐漸消退,投資人對軟著陸燃起希望,富達認為以下三大主題將影響2023年第四季至進入2024年的投資市場:

1. 韌性數據與緊縮政策的分歧

通膨於第三季降溫,惟重點數據可能隱藏複雜微妙的經濟狀況。部分跡象顯示,緊縮貨幣政策效益未如預期迅速傳導至實體經濟,例如許多企業正透過訂立多年的存款協議賺取利息,卻尚未開始支付疫情期間以超低利率累積債務應付的利息。

富達分析,緊縮貨幣政策的成效只是延遲顯現而非失效,特別是當企業明年開始為其債務進行再融資時,情勢可能會逆轉。同時,富達國際分析師觀察到,包括工業及通訊服務等產業的供應鏈壓力未除,預期未來6個月物價將溫和上升,顯示通膨問題尚未獲得解決。

2. 高利率維持更長時間的變數

各地央行不再低估通膨壓力,同時傳出利率將維持於較高水準更長時間。在未來企業大量償債高峰期,將可能面臨利息支出壓力。富達認為全球經濟仍存在不確定性,目前預估經濟出現溫和性衰退的可能性約60%,未來12個月美國失業率也可能上升至4.4%至6.5%之間。

3. 中國不確定性下隱藏的投資機會

缺乏消費信心是中國經濟疫後復甦的一大障礙,部分基於多年防疫封禁措施構成的心理因素,另一方面,房地產等關鍵產業對消費信心也極具影響,當消費者大部分財富被鎖在房地產市場,同時也抑制了其他消費。為重振房地產市場,中國降低部分購房和貸款限制。富達分析,儘管中國不會推出大規模刺激措施,但這些提振消費信心的舉措,將有利市場表現,尤其服務業將成為焦點,且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市場目前股價相對全球市場已接近歷史低點。 」

亞洲投資成亮點

在亞洲,市場聚焦於中國經濟復甦,但外圍需求疲弱也可能拖累區內其他國家經濟。隨著亞洲各地政府更深入運用各種措施確保其經濟維持於增長軌道上,一些結構性增長主題也正在浮現。

富達國際亞太區股票主管Marty Dropkin表示:「儘管前景充滿挑戰,我們仍看到許多企業在中國蓬勃發展,例如整體消費數據疲弱掩蓋了服務業的榮景。受惠於旅遊、飯店和休閒娛樂等產業,整體服務業從年初至8月期間增長達19%。中產階級基於對就業和收入前景的擔憂,消費行為轉趨謹慎,減少對高價商品支出,但外出開支持續增加。此外,取消防疫限制後,擁有巨額儲蓄的中國消費者仍繼續累積存款,預期只需額外刺激措施就能提振消費信心,消費將具有明顯回升潛力。

近期日本市場備受全球投資人關注。歷經數十年通縮或疲弱通膨後,家庭對低利環境的態度開始出現轉變,最近日本央行也暗示將改變超寬鬆貨幣政策及殖利率曲線控制,東京證券交易所則大力推動企業治理改革。然而,日本市場的短期阻力不容忽視,全球需求疲弱使日本出口於7月出現兩年多來首次跌幅,部分投資人已於近日獲利出場。富達認為,持續投資的長線投資人將更有機會從日本的結構性變化中獲得可觀回報,例如銀行股獲利開始出現雙位數增長,且股價受惠於利率向上的預期將有更大成長空間。

至於亞洲其他國家,印度經濟在服務業和製造業支持下保持增長,第二季增長達7.8%,是全球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東協方面,印尼受惠於全球淨零排放轉型的趨勢增強,包括鎳和銅等出口皆蓬勃成長。」

整體而言,展望2023年第四季,富達維持謹慎投資立場。固定收益方面,考量升息近尾聲且通膨觸頂預期,緊縮政策影響遞延性,從防禦與收益角度評估,相對看好投資等級債。股票市場方面,美股延續上季表現,主要漲幅仍集中AI相關類股,目前給予中性立場;歐股考量其成長較緩,給予審慎立場;日股基本面與投資氣氛轉佳,企業獲利上揚,給予正向評等;亞洲儘管中國經濟仍面臨挑戰,然投資氣氛已過度悲觀,加上官方刺激政策與評價優勢,有機會吸引逢低資金流入;印度也有望受惠經濟與資本成長,持續吸引資金流入。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不再成為韭菜!世界交易冠軍Dream(王秉羿)的新書《框住財富》協助建立正確的交易觀念
下一篇
富士達保經年度策劃會報登場 業績捷報再創高峰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