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91字
臺灣產物保險在數位化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在核保作業上又研發「團體保險風險評估系統」,此評估系統包括:執行模組以及風險評估模組,執行模組可就企業單位的企業屬性以及投保員工資訊,對應產生投保屬性分類,提供客戶客觀之核保評估結果,並給予適宜的投保規劃及建議,此系統日前獲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頒發新型專利。
臺灣產物保險表示,保險業務承保前,往往需要對要保人、被保險人進行全盤了解,以便充分評估承保風險。對於傷害保險而言,評估團體傷害保險的承保風險更為不易。舉例來說,就個人傷害保險評估的資料,可能包括要保人的健康狀況、年齡和性別、職業和工作環境、個人生活方式、過去理賠紀錄以及保險需求評估等,雖然需檢視的資料繁多,但由於理賠的規模僅限於被保險人個人,其承保風險較團體傷害保險為低。
反觀,團體傷害保險評估的資料除了跟人相關的資料以外(如前述個人傷害保險的評估資料),更牽涉到要保企業的營業性質、金融狀態、員工健康檢查規劃以及風險管理措施等。因此,不僅評估資料取得難度更高,評估模式上又更為複雜;而當前對團體傷害保險的承保風險評估都仰賴承辦同仁自身的經驗,不僅耗費時間,也存在著評估標準與結果有主客觀上的些許差異,無法提供營業人員、通路及客戶即時及有效的承保風險評估,進而完成投保交易。
臺灣產物保險個人保險部協理莊鴻興表示,「團體保險風險評估系統」是根據企業單位提供的團體傷害保險申請資訊進行客觀分析。簡言之,除企業屬性以外,此系統更重視每一員工的工作性質、年齡與性別,以對應的風險因子與基數表的比對,計算出風險評估值,從而根據風險評估值歸納企業單位的風險等級,進而提供相應的保額、保費與承保建議。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