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果決擘劃土地使用 造就國際大都會

本文共774字

經濟日報 張瑞文

東京與巴黎現代化的城市美感與完善的公共衛生及安全系統,其實有賴於當時具有遠見的市長強制推動土地重劃與徵收,才有今日之美。逢甲大學國土政策暨不動產研究中心昨天(16日)舉辦「自辦土地重劃的貢獻與困境」座談會,希望政府重視自辦重劃業者的心聲,惟有果決地擘劃土地使用,才能造就具有完善公共設施的國際大都會。

逢甲大學國土政策暨不動產研究中心昨天(16日)舉辦「自辦土地重劃的貢獻與困境」座...
逢甲大學國土政策暨不動產研究中心昨天(16日)舉辦「自辦土地重劃的貢獻與困境」座談會。 張瑞文/攝影

根據地政年報資料,至去年底全國完成的市地重劃共1109區,總面積1萬8265公頃,相當於700個大安森林公園。其中自辦重劃面積最大是台中市,足足是台北市的10倍。

以台中市從民國93年都市計畫開放後期發展區進行細部計畫與土地重劃以來,總共約1400公頃的土地中,自辦重劃就佔了約900公頃,超過後期發展區的一半,也超過公辦的重劃規模,對於台中市的發展功不可沒。

龍揚開發總經理張岳文說:「早期都市規畫公共設施是徵收,地主就看運氣被分到建地還是公園,後來自辦重劃走向公平性,其實自辦重劃最大獲利者是縣市政府,可無償取得大量公共設施,地主發回的土地比例很高,很多地價都升值。」

逢大開發總經理萬昆明則表示「有些地上物所有權人,土地不是他的,建物可能也只有使用權,這種狀況公辦重劃,政府賠得很少,基本上沒有人會願意搬離,因為補償金連付房租都沒辦法,自辦就比較有彈性,我們業者只希望趕快解決,可以給比較高的補償金,這都是公辦重劃做不到的。 」

與會的重劃業者表示,土地重劃制度一直以來幫助政府無償取得公共設施,加速都市開發與發展,使民眾有好的居住環境與選擇。陳建元認為光是解決繼承共有土地,就是重畫的最大貢獻,自辦業者對比公辦重劃,在積極度和彈性協調上,都可以協助政府很多的地方。

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教授陳建認為土地開發就是人地關係,應該創造共同利益,全民地利共享,土地開發業者解決了政府沒錢徵收公共設施,地主繼承共有問題,希望有更清楚的法令來幫助業者。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台肥新竹市「D7住一」公開招標案聲明
下一篇
超值「成屋輕鬆付」專案 小資族成家計劃實現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