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高科大智慧刀把 解決加工使用痛點

提要

電機系楊浩青團隊整合服務技術 獲經濟部價創計畫補助 為產業注入新科技能量

高科大產學長謝其昌(左)與電機系教授楊浩青希望透過「整合智慧刀把服務之虛擬刀房計畫」,協助業界提升機台價值,大幅強化我國綜合加工機國際市場競爭力。 李福忠/攝影
高科大產學長謝其昌(左)與電機系教授楊浩青希望透過「整合智慧刀把服務之虛擬刀房計畫」,協助業界提升機台價值,大幅強化我國綜合加工機國際市場競爭力。 李福忠/攝影

本文共792字

經濟日報 李福忠

台灣綜合加工機出口逐年成長,2021年已達1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其中刀具相關產值已超過一億美元。近年來,縱然自動與資訊技術大量引進,但全球金屬加工業仍難以克服加工刀具使用上的許多痛點。

高科大電機系楊浩青教授團隊成功研發智慧刀把,可解決全球金屬加工業長期在加工刀具使...
高科大電機系楊浩青教授團隊成功研發智慧刀把,可解決全球金屬加工業長期在加工刀具使用上許多難以克服的痛點。 李福忠/攝影

有鑒於此,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電機系楊浩青教授,帶領團隊累積10餘年的研發能量,投入開發具實務應用的智慧刀把、智慧機邊與刀具檢測系統等技術,更榮獲經濟部科研成果價值創造計畫「整合智慧刀把服務之虛擬刀房計畫」高額補助,團隊更將規劃以新創公司模式,整合多年研發經驗,協助金屬加工業所面臨的加工變異難以偵知、加工效率難以提升、刀具成本居高不下、與刀具磨耗難以掌握等痛點,更有助產業界提升自身機台價值,大幅強化國際市場競爭力。

推薦

高科大楊浩青教授組成的師生研發團隊,透過學校產學營運處以鏈結及參與國立成功大學產學創新總中心所推動的「大南方科研產業化平台」審查與輔導機制參與提案,成功以「整合智慧刀把服務之虛擬刀房」技術,獲得今(112)年價創計畫補助2,100萬元,投入研發創新產品技術,將可為刀具產業注入新的科技能量。

「整合智慧刀把服務之虛擬刀房」技術包含智慧機邊與刀具量測系統,可估測生產線上的刀...
「整合智慧刀把服務之虛擬刀房」技術包含智慧機邊與刀具量測系統,可估測生產線上的刀具狀態,結合動態調速與換刀機制,大幅提升刀具使用率降低刀具成本,還可直接線上偵測及線下量測,確認刀具磨耗變化。 李福忠/攝影

楊浩青教授表示,當前國外智慧刀把仍為儀器等級,價格高達數十萬到百萬元台幣,因價格昂貴難以普及。而本團隊擁有智慧刀把具Know-how與專利,不僅是台灣本土製造且性能近於儀器等級,但價格卻只有量具甚至工具等級,合理價格將可廣泛用於首件加工、精密模具、人工齒模、與航太組件等精密加工之用。

除智慧刀把外,虛擬刀房計畫更包含智慧機邊與刀具量測系統。智慧刀把結合智慧機邊,可估測量產時刀具狀態,結合動態調速與換刀機制,大幅提升刀具使用率且降低刀具成本;而智慧刀把結合刀具量測系統,可直接在線上偵測及線下量測,確認刀具磨耗變化,用以衡量刀具的供應品質。

高科大智慧刀把已協助許多金屬加工業,在生產線上成功測試並投入實際生產使用,未來透...
高科大智慧刀把已協助許多金屬加工業,在生產線上成功測試並投入實際生產使用,未來透過價創計畫補助,將可為擴大使用,為我國刀具產業注入新的科技能量。 李福忠/攝影

虛擬刀房提供刀具相關的資訊流動,從加工前的效率分析,加工中的歷程自動紀錄,加工後的刀具磨耗比對,構成刀具加工的工程鏈,從而建立具有高附加價值的刀具服務體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百泉扁線POWER CHOKE 獲美大廠採用
下一篇
邦德激光Bodor首創雷射掃描切割 開創新里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