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去年CPI達2.95% 國發會:基本工資會漲贏通膨

去年以來全球飽受高通膨之苦,國人實質經常性薪資也呈現負成長,勞工加薪全被通膨吃掉。(本報系資料庫)
去年以來全球飽受高通膨之苦,國人實質經常性薪資也呈現負成長,勞工加薪全被通膨吃掉。(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687字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去年以來全球飽受高通膨之苦,國人實質經常性薪資也呈現負成長,勞工加薪全被通膨吃掉。對此,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昨(1)日表示,從希望今年我國物價可以控制下來,大家可以加薪,從政府政策角度來看,基本工資每年都應該要調,且調幅一定會比物價水準高。

龔明鑫昨接受Yahoo TV《齊有此理》節目專訪時談物價,也談基本工資。龔明鑫指出,即便是在疫情間,全球環境最惡劣的情況下,我國的基本工資還是上調了,且調幅不少。根據勞動部資料顯示,近兩次基本工資的調幅分別是4.56%、5.21%。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基本工資審議參考的七大指標之一,若依此推論,今年第3季召開的基本工資審議會所將討論的2024年基本工資調幅,應不會低於2022年全年通膨率2.95%。

此外,龔明鑫還提到,由於全球油價和能源價格已緩和下來,再加上各國升息動作不斷,預期今年全球物價可望慢慢平穩下來,台灣的通膨率也相對其他國家來得低,除了整體物價的維穩外,今年政府會特別關注個別物價,像是民眾每天都會去吃的外食,還有雞蛋等。

面對全球經濟吹逆風,龔明鑫坦言,今年相較去年不好,挑戰確實存在,但希望能在全世界都不好的情況下,台灣能夠稍微沒那麼不好,若廠商存貨去化能夠在年中完成的話,預估下半年景氣能有機會轉好。

龔明鑫指出,台灣經濟前二年表現相對全世界好很多,主要是疫情期間全球需要很多晶片,線上服務、遠距上班需要大量IT產品,台灣在供應鏈中扮演關鍵性角色,因此在這方面有所獲益。隨著疫情逐漸解封,過去重複下單情況就會改善,存貨去化從去年9月就開始,由於訂單沒那麼多,去化時間短則半年,長則一年,預估今年6月後會慢慢變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秋冬病菌暴發5/長新冠常見咳嗽疲倦 中醫師推三大茶飲
下一篇
能源論壇明天登場/黃鯤雄:淨零轉型 三路並進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