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經濟日報數位訂閱 周年 3 好禮

⭐訂閱送 2025 投資理財攻略
⭐年訂抽東京雙人來回機票
⭐分享加碼抽 iPhone 16

快來領攻略、遊東京、拿iPhone,一起備戰 2025!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經濟日報數位訂閱 周年 3 好禮

⭐訂閱送 2025 投資理財攻略
⭐年訂抽東京雙人來回機票
⭐分享加碼抽 iPhone 16

快來領攻略、遊東京、拿iPhone,一起備戰 2025!



不再通知

台灣捐血率世界第一,為何仍鬧血荒?缺血缺到病人手術延後,血漿用量是日韓3倍...血庫告急真相解密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2922字

經濟日報 今周刊

撰文‧林良昇

台灣捐血率堪稱全世界頂尖,捐血量也連年創高,近年卻頻頻爆出「血荒」,凸顯血液管理出問題;醫院檢討用血過多,推動病人血液管理,要加足馬力避開2027年的「死亡交叉」。

一輛行動捐血車上懸掛著紅底白字的「缺血」布條,呼籲民眾們熱心挽袖、緩解「血荒」,這般告急的場景,近年冬季頻繁上演。其實,這是一連串因少子化、高齡化衍生的醫療危機,最快在3年後,將達到臨界點。

「穩定的血液供應是醫療體系運作的重要後盾。」11月21日,總統蔡英文在總統府接見績優捐血人代表,點出血液供應對醫療運作的重要性。然而,為人不知的是,這個體系十分脆弱,「後盾」已出現破口。

今年農曆年間,作為桃竹苗地區唯一醫學中心的林口長庚醫院,就經歷了一場缺血風暴。回憶當時用血困境,主管該院血庫的檢驗醫學部主任、台灣輸血學會理事長闕宗熙仍記憶猶新。

依照林口長庚每日血液供需情況,A型血平均日用量為132袋、O型血為165袋,但在氣候欠佳、假期長、民眾感冒多等因素下,全國陷血荒,2月5日當天A型血庫存量只剩下72袋、O型血剩下94袋,「當天庫存量根本不夠供應用量,只有一半。」

血庫告急,不僅打亂院內管理調度,更直接影響病人醫療期程。闕宗熙回憶,年初缺血那1個月間,並非隨時都有血可用,院方只能將非緊急手術延後,病人進開刀房前,得再三確認有血才能動刀,當時全台醫院幾乎都缺血,想調度也調不到。

就連醫療資源豐沛的台大醫院,也明顯感受到血液存量吃緊。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主治醫師羅仕錡提到,今年農曆年期間,台大醫院也在院內貼出缺血公告,提醒醫師「精實輸血」。

前線醫師們異口同聲示警,近年缺血狀況愈趨頻繁;但意外的是,近10年國人的捐血量,卻是逐年攀升。

捐血率第一 用血管理卻太鬆

翻開全台唯一血液來源、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以下稱血液基金會)年報可見,台灣人熱愛捐血,以「捐血率」來看,2013年為7.54%,到2022年提升到8.08%,血液基金會指出,這樣的捐血率是全世界最高。

不只捐血率高,國內捐血量也連年增加。若以全血計算,2022年捐血量已達到252.3萬個單位(一單位為250毫升),相較10年前,成長11.5%;依照血液基金會粗估,截至今年10月,捐血量又比去年同期多了2%,仍在持續成長。

然而問題出在,連年上升的血庫進補量,仍追不上用血缺口。據血液基金會2022年的一份研究報告,依據2018年以前的趨勢分析,預估到2030年,台灣血液的供需將失衡,甚至在年輕人捐血率低迷等因素衝擊下,醫界悲觀預估,2027年就會提早到達「死亡交叉」。

不難看出,台灣捐血量、捐血率均是世界排名前段班,在供給面上,若期待國人再提高捐血量,恐怕是緣木求魚;反觀在需求面上加強管理,才是減緩血荒的關鍵解方。

羅仕錡點出,台灣的捐血率高,但若以每年每千人口使用的血品單位量計算,台灣的紅血球用量是日本、韓國的1.3到2倍;血小板用量是1.5到1.8倍;血漿甚至是2.4到3倍,「台灣的用血量過多了!」

但為何用太多?有無浪費?血液基金會業務處處長洪英聖指出,國內募捐到的血液不會放到過期報廢,全都會送往醫院,每年約提供給8百多家醫療院所,其中,以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層級的醫院用血量最多,像是全國19家醫學中心,就用掉超過4成紅血球量。

換言之,有效管理醫院用血,減少不必要的使用,就是降低用量、避免血荒的重中之重。

少子化 老人手術變多雙衝擊

其實,大型醫院對隱藏的缺血危機不是沒意識。只不過,台灣一直有著高捐血率,以往沒有缺口,近年隨著高齡少子化,能捐血的國人減少,又因長者增加提高就醫需求,手術、住院因而變多,用血量隨之增加,對血液的供需層面,形同是雙重衝擊。

「台灣之前的血液供應較充沛,醫師習慣直接輸血讓病人情況改善。」闕宗熙不諱言,過去台灣不重視缺血問題,醫師習慣採用寬鬆的輸血行為,而非比較嚴謹的輸血模式,但現在血液供給吃緊,觀念就該要改變,推動病人用血管理(PBM)十分重要。

所謂病人用血管理,不代表會讓病人身陷更多風險;一般認為,輸血主要是用於急診外科手術,但根據血液基金會2020年統計,急診醫學科只占紅血球輸用的第三大用途, 第一是血液腫瘤科、第二是心臟內科,內科輸血頻率也高;也就是說,並非所有輸血行為皆為緊急狀態, 臨床上,醫師有其他醫療選擇,不一定非得輸血。

輸血不該當治療唯一手段

事實上,輸血與否的一項重要指標是「血色素」數值,一般正常狀況約為12、13g/dL,闕宗熙說明,該指標牽涉病人是否貧血,以往觀念是降到10就要輸血,現在觀念是下降到7才輸血。「已經有太多數據指向,同樣嚴重程度的兩群病人,輸血輸愈多,死亡可能愈快。」他直指,輸血是用來緊急救命,不是拿來當作治療的唯一手段。

羅仕錡也點出,過去的醫療行為,直覺就是「病人血少了,有點貧血,就該輸血」,但後來醫學實證發現,在血色素10以下和7以下再輸血,兩者情況並不會差太多,在供血量吃緊的狀況下,醫師也必須改變。

目前許多國家已在施行PBM,根據統計,澳洲推動5、6年後減少了近一半用血量;香港施行後,3年也省下17%用血。為了因應未來可能愈趨嚴重的缺血危機,血液基金會日前出版《精實輸血手冊》,導入PBM概念,其中的輸血指引,可以讓醫師有遵循的依據,改變用血觀念。

只不過,相關輸血指引在各醫院早有推動,但居高不下的用血量,顯示醫院「省血大作戰」的成效一團迷霧,「血品是大家自願捐贈,算是公共財,流向應該要公開透明。」闕宗熙不諱言,目前沒有這樣的資訊,無從得知各醫院的血液使用適不適當。

為此,台灣輸血學會與衛福部合作推動「台灣臨床血品輸用狀況調查」計畫,透過與健保資料庫連結,得出各醫院的用血表現指標,各院可進行醫師間的同儕比較,得知每位醫師的血液使用是否妥適,檢討輸血醫療行為。

闕宗熙表示,該計畫預計在12月11日舉辦一年一度的「國血國用」諮詢會上報告相關成果,若醫界都認同,就能當作常設性指標,讓各醫院定期收到相關資料,得知自己的用血表現。

衛福部則表示,該項計畫目的是了解醫院用血情形,精進相關作業程序及血品用量管理,分析仍在進行中,暫時無法就其結果研析說明政策參考方向。

作為捐血機構,血液基金會公關處處長黎蕾也認為,缺血問題並非只在供給面,醫院需求端管理更是重要,「我們不是在賣東西」,不是希望捐的血愈多愈好,而是盼更正確用在病人身上,需各界一起努力。

民眾善心捐出熱血,後續在政策和醫院端,必須加強管理運用,才能讓台灣血液系統永續循環,避免再現缺血危機。

※本文由今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老公死後連公婆也拋棄繼承,為什麼遺產我還得跟大姑分?律師解析:家裡有人拋棄繼承時你該懂的事

00929、00919、00713奉上耶誕大禮包!一張表看「8檔高股息ETF 12月除息登場」:這檔年化配息率達7.7%

長輩晚年到底要不要送安養中心?3真實案例揭殘忍現實:長照不是一句單純的「盡孝」就能簡化的問題

照顧中風公公13年沒休過1天,只因先生一句「自己人顧才安心」:如果重來我不會這麼笨了

COP28達歷史性決議:啟動損失與損害基金,日本1000萬美元、美國1750萬美元!支援遭氣候變遷衝擊國家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今周刊》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2018、2019年蟬聯金鼎獎「最佳財經時事雜誌」、屢獲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等大獎肯定。專注掌握國內外財經脈動、深度報導產業趨勢、推動台灣進步,備受各界肯定。

延伸閱讀

上一篇
2024退休力論壇/高愛倫:做人討喜就是最好的財富
下一篇
2025經濟關鍵字 投票抽iPhone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