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18字
經濟部「中小企業經營領袖班」邁入第20屆,培訓超過2,000名企業老闆或高階主管,上下屆均互稱「學長」,意謂「學有所長」。今年喊出「領袖匯聚、奪勢造局」標語,強調學長們團結互助、串聯資源的重要性。
其中,第五屆的麥德凱生科創辦人洪志駿透露,這兩年疫情關係領袖班「學長」們沒出國,都留在台灣卯起來學習,尤其是數位轉型這一塊,特別積極,大家變得更團結。他是個喜歡「知識輸出」的人,但在領袖班(與結業後的校友會)這樣的學習型組織裡,他也享受到了「知識輸入」的充實感。
防疫國家隊的幕後,有一家專做臨床前動物實驗的受託研究機構(CRO)麥德凱生科,由洪志駿博士創辦,從醫材、藥品、保健品到知名雞精品牌都是客戶,他自比為「生技影武者」,為各項產品安全性做出專業研究報告。
洪志駿連續在台灣及日本創辦或投資多家公司,以研發能力站穩生技服務業,近來更瞄準農業生技,布局食品安全及營養領城,比如說,「我們在無塵室中以米製麴。」透過具有微生物、保健食品開發及有機農業經驗的研究團隊,讓用來製造味噌、清酒、醬油所需的麴菌,發展出新的應用,推出多種機能性食品,例如今年剛獲得工業局「新味食潮」獎項的麴米茶,或進行微生物分解,達到環保作用,為上游小農的勞動創造更多商業價值。
洪志駿觀察到,農廢循環有所謂的「30公里魔咒」,意思就是只要農廢資源運送超過30公里,所產生的碳足跡、運費、人力等等成本就墊高,導致投資報酬率低落,就無法長期推動,這也是為什麼需要創造出高附加價值的終端商品。
洪志駿認為,台灣不缺研發創新產品的人才,但缺優化產品題材的行銷高手,因此在原料、研發、商品化之外,再投資行銷公司,搭配麥德凱的產品開發能量與科學實驗專業,進一步去化產量過剩的農產品,轉為美好商品導入大眾生活。
洪志駿表示,防疫熱潮下,大眾更重視天然食品與健康生活,他也決定明年「數轉」發展影音自媒體品牌,打造線上料理教室,培養專人直播指導大眾如何在家製作發酵食物,一起享受「發酵生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