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海洋大學 海洋能研究殿堂

本文共534字

經濟日報 翁永全

海洋大學是國內研究海洋能的先驅,校區擁有得天獨厚的海岸線,以地利優勢成為海洋研究的殿堂。富連海進駐該校產學中心,與海洋能中心進行產學合作。

海洋大學海洋能系統中心主任林鎮洲。翁永全/攝影
海洋大學海洋能系統中心主任林鎮洲。翁永全/攝影
海洋大學海堤實海測試產學合作計畫主持人臧效義。翁永全/攝影
海洋大學海堤實海測試產學合作計畫主持人臧效義。翁永全/攝影

海洋能系統中心主任、機械與機電工程系教授林鎮洲表示,1970年國外即有海洋能發電裝置,第一件專利是由法國在1799年提出,德國、挪威及丹麥30年前即投入開發海洋能發電,但卡在欠缺未掌握關鍵技術,目前全世界僅見單點測試,未見大面積設置。

推薦

海洋大學2009年即投入海洋能研究,從教育到企業服務,扮演關鍵角色。林鎮洲表示,對身處海島的民眾而言,海洋距離很近,但海洋多變且不可捉摸,今日人類已登上太空,但海底探測最深不超過10公里。

風、光發電都靠天吃飯,無風時,風力發電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海洋能則不然。林鎮洲說,「無風不起浪」這句話對海洋能發電而言不全然適用,波浪具有從遠處奔赴岸邊的特性,台灣經常出現風平浪不靜的情況,照樣可以發電,若配合儲能,可做為基載電力。

海洋能源源源不絕,為挑戰性高、具前景的新興產業,歐洲已有新創公司萌芽投入,林鎮洲樂見富連海成為業界領頭羊。

該校海堤實海測試產學合作計畫主持人臧效義也表示,學校以既有場域協助業者進行海洋發電測試及相關技術協助,包括案場選址等專業服務,富連海能源已於去(2022)(2022)年10月進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曜盛能源2.5MW儲能電廠開工動土 電力調度再添助力
下一篇
環保署發表土水認證制度成果 帶動環境整治更趨完善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