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智慧永續顧問 以生物循環達到地球永續

本文共825字

經濟日報 翁永全

減碳服務成為新興熱門行業,智慧永續顧問公司輔導知名上海菜餐廳「曉鹿鳴樓」去年取得業界第一張碳中和證書,下一步將擴大縱深,引領上下游供應商跟進,打造台灣美食循環經濟鏈,未來也不排除朝橫向推動。

企業接軌國際ESG是一條不能回頭的路,又以製造業中的電子科技業壓力最大。智慧永續顧問以餐飲業為切入點,副總經理蔡孟叡表示,曉鹿鳴樓是現成的成功案例、最好的佐證;將携手理念相投的廠商,在校園、企業界及商場美食街,打造更多碳中和餐廳。

曉鹿鳴樓成立5年,以董事長曾隱舜的標準來看,還有努力的空間。他表示,餐廳的上下游供應商如食材、餐具、包裝等應共同投入,才能達到真正的碳中和,之後更要全面複製到業界。這如同蘋果施壓供應商,台積電要求下游廠商般,形成「以大帶小」。

在智慧永續顧問輔導下,曉鹿鳴樓啟動與蔣本基老師台大榮譽教授的肥料土壤改良計劃,並與工研院合作開發非一次性餐具,採用竹子為主要原料,能在廢棄後快速生物分解。曾隱舜有感於農漁畜牧業靠天吃飯,餐廳為最終出海口,曉鹿鳴樓善待供應商,精準計算食材需求,委託契作,可避免產銷失衡。並將廚餘製成肥料供應菜農,肥料費用可與食材相抵,有利於資金週轉及降低資金成本。

據了解,肥料初期與台大生技中心沈湯龍教授配合再農場小區域試行,再推向大型農場,長期目標是提升農漁畜牧等一級產業的產值及收入。曾隱舜強調,EGS關乎企業及地球永續,執行時要看長不看短。

蔡孟叡表示,曉鹿鳴樓以負碳供應鏈為目標,除了有機肥料,也不排除將產品包裝、用俱、場域照明及精準灌溉技術納入,成為上游供應商的最佳平台。環保署禁用一次性餐具,鼓勵重複使用,所有材料若能在製造階段達到零碳,並且容易分解,更能契合ESG的精神。餐廳會採購原形食品及加工食品,用餐環境的建材裝潢等牽涉面延伸至製造業,都是推廣的對象。

生物循環及工業循環是不同的領域,難以兼顧,加以整合並且運作順暢並不容易。智慧永續顧問以生物循環為重,期待有關單位訂出各行各業的減碳規範,讓業者有所遵循。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曜盛能源2.5MW儲能電廠開工動土 電力調度再添助力
下一篇
綠色化學聯合頒獎 69位個人及團體獲表揚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