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綠電需求若渴 經濟部多管齊下補缺口

本文共952字

經濟日報 翁永全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檢驗技術組組長黃志文表示,2017年電業法修正,以綠電先行引領電力邁向交易自由化,官方推動再生能源憑證制度也同步上路,作為綠電的身分證,1,000度綠電核發1張憑證,具可追溯性及公信力,並與國際接軌。

台灣的能源政策師法歐洲,受德國影響最大,被民間團體綠學院稱為「喝德國配方長大」。黃志文表示,電廠若走FIT模式售電台電,綠電零排碳環境效益會計入電網排碳係數,因此不可申請綠色憑證,發電、售電業者及自發自用者才可以。

綠電的最大價值是零排碳,各企業爭搶。基於環境效益不可重覆計算,限定只能轉讓一次,交易資料均在公開網站公告。綠電轉供有CPPA雙邊合約及售電業者媒合兩種,後者更衍生出1對多、多對1或多對多等交易模式。企業使用綠電,也被要求碳揭露,須填答全球環境揭露組織的CDP問券,這是上市櫃公司躋身各種永續成分股、通往國際的最佳路徑。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組長黃志文。標準檢驗局/提供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組長黃志文。標準檢驗局/提供

黃志文說,2024年太陽光電FIT介於3.7至5.8元,風電為2.1至4.5元,發電業者大量捨台電轉投入自由市場,去年綠電銷售大增近6億度至17億度,為單年歷史新紀錄。談到綠電大戶,多數人第一時間會連想到台積電,資料顯示,2017年台積電買走全台約99%綠電,更多企業進入搶綠電行列,去年已增至318家,台積電購買綠電的份額也降至六成以下。

為紓解綠電供不應求,去年開放太陽光電案場免三轉一,釋出86億度綠電。離岸風電目標是在2050年達到55GW,2025年至2029年將有7.6GW陸續併網,貢獻近300億綠電,離岸風電多半走CPPA售電,由超級綠電大戶包下,2025年新增1.6GW已被台積電買走,2026年至2027年預計再增2.3GW,並走入自由市場。

綠色租賃大行其道,更在去年大爆發,101承租戶台灣萊雅開出第一槍,2020年起商辦房東透過「單一電號多用戶機制」,代替企業房客採購綠電,帶動風潮,2022年更進入房東主動團購的2.0綠色租賃模式。黃志文表示,在國泰人壽及101大樓等A級商辦大力推動下,兩種模式去年計有38棟大樓及4個生產基地共42個據點,78間企業順利採購綠電。

政府推動綠電普及不遺餘力,推出平價專案及台電小額綠電,也由國家融資保證中心與公股銀行出面擔保的CPPA綠電信保機制協助用戶,以及綠電彈性分配的沙盒計畫。

(翁永全)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志信塑膠束帶專家TIE PRO-Taiwan
下一篇
儲能系統熱失控防⽕防爆設計 確保安全運⾏的關鍵措施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