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10字
長庚國際能源努力拓展海外市場多年,終於開花結果,第一波儲能櫃訂單來自英美日。執行長陳信生表示,今年將實質出貨,確立2024年為外銷元年,具有非凡的意義。
長庚國際打進國際市場,陳信生為主要推手。他表示,初期儲能櫃的電池由樹林廠供應,目前進行中的桃園觀音投資計畫,將分二期建置,合計電池產能上看5GW,規模為目前樹林廠的10倍,可滿足未來國內外客戶的需求。
近年電動車及儲能市場掀起滔天巨浪,台灣電池產業在沈睡多年後猛然甦醒,並展開史上首見的大手筆投資。約5家大廠每家規畫的產能都在5GW上下,長庚國際能源為其中一家。該公司在董事長王貴雲堅持下,為業界唯一自主研發配方,從電芯製造到儲能系統,掌握所有關鍵技術;此點堅持,讓許多國內外客戶深受感動,並表達支持、力挺的立場。
王貴雲為台塑創辦人王永慶長女,次子陳信生在疫情後加入長庚。台塑從創辦人王永慶投入電池至今,已進入第三代接棒,說明電池產業不僅技術與資金密集,也是比氣長的耐力賽。她在2005年創立長庚國際,是台灣第一批鋰鐵電池業者,前身為宏達國際能源,2009年更名至今15年;相比從國外或中國技術移轉,長庚一路自主研發,進展緩慢也特別辛苦,卻建立札實的在地化關鍵Knowhow及技術。
王貴雲強調,長庚國際能源的電池價格具有完全競爭力,一方面來自台塑企業西進30 多年、自動化生產經驗的加持,另方面,電池高效能,每年維修費用只有1.5% 至2.5%,遠低於同業的5-8%。從運轉3年、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的成本分析來看,時間愈長,長庚國際能源的競爭優勢愈加明顯。
陳信生觀察,中國電池業挾價格及產能優勢,以橫掃千軍之勢囊括全球泰半市場,台灣不具備價格競爭的優勢,長庚國際打的是價值戰,加上三大利基助攻,因此獲得更多合作機會。陳信生指出,安全性向來是市場在意的重點,也是長庚最引以為傲,為台灣電池業唯一在沒有任何消防及散熱設備下取得UL9540A認證報告。以自有材料配方及製程技術,使電池充放電時較一般方殼電芯降溫15%,除了提高電池安全性,也減少輔電支出,減低維運成本效益。安全無憂及減少保費支出,長庚的價格貴一成,客戶也願意買單。
電池業是資本及技術雙密集產業,長庚已投下數十億元資金,度過最辛苦的燒錢階段,但進入業務快速發展期,引進國內外策略性合作夥伴是未來要面對的課題。陳信生加入長庚之前,在手機產業及國外投資圈各有10年時間,當年管理多檔創投及私募基金,選定的投資標的大多為歐美的VR及AI新創企業,為投資人帶來數倍甚至超過十倍的獲利。這段經歷及累積的人脈,對於日後規畫公司財務及經營布局,均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將以彈性開放的策略,匯整國內外資源,進一步強化競爭優勢。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