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02字
能源署發布2023年太陽光電併網量接近3GW,市場分析師陳盈君表示,真實情況可能遠不及此,大約只有1.3至1.5GW。為達2025、2030光電目標,只靠屋頂型無法達標,相當程度需仰賴地面型案場,貢獻比也將從三成提升到四成,短期仍是破碎化開發的格局。
依2023年新增案量統計,前十大太陽光電業者分別是:中租、星耀、和暄、三地、泓德、大創、寶晶、向陽、大同智能及新晶,去年併網量主要靠這些大型電業商的新掛牌案場堆砌而成。前三大業者超過100MW單一案場,不少受惠於大型漁電案場完工。陳盈君指出,業者若有規模30MW的單一案場掛表,當年度就極有機會進入前十大。
地方抗爭、環評、選舉等因素干擾,是新案開發的最大變數。太陽光電永續發展協會指出,曾有過新案申設耗時長達55個月的紀錄,消耗的沉默成本十分驚人,與企業講求效率大相違背,也是行政效率低落、拖慢腳步的最壞示範。探究原因,中央賦予地方政府權責,要快或慢,繫乎地方首長對綠能的態度。
今年第一季太陽光電併網增加399MW,推升總併網量達12.82GM,預估上半年是冷清局面,冀望第三季明顯回溫,屆時政府會推出何種有力政策加速進度,市場正拭目以待。
2025年綠能目標27GW,其中20GW為太陽光電占七成,其餘為風電。2024年、2025年光電目標3.79GW,難度相當高,2026年3GW,之後每年2GW,2030年達30GW。
陳盈君統計,EPC業界前五大依序為:星耀(AUO)、力暘、開陽、進金生及陽光花園,前4家為在榜上多年的老面孔,陽光花園成立11年,去年首次進榜,展現新秀實力。模組業消長變化較大,元晶去年模組出貨冠軍,海外模組則由晶科擠下隆基掄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