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969字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以下簡稱高師大)前身為高雄女子師範學校,設於民國43年。民國78年升格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組織規模擴大為教育學院、科學教育學院(82年改為理學院)與人文教育學院(86年改為文學院),同時於高雄燕巢開闢第二校區。至民國92年創設科技學院與藝術學院,成為南台灣最具規模和指標性的大學。高師大從南台灣指標性的師資培育大學,慢慢轉型成今天綜合型大學,除了以培育人才為己任,高師大校長校長吳連賞博士也在漸漸地把高師大打造成一所能夠適應社會的大學,二十幾年來高師大除了人力知識管理研究所,性別研究所、特殊教育系人力知識管理研究所…等,更根據社會需求成立光電電子、能源與冷凍空調,表演藝術研究所,藝術運動經濟產業,語言與文化在職專班,強調前瞻化、跨域化、國際化、企業化、產學化的模式去經營。重視師資及專業人才的培育。
在產學合作這方面,吳連賞也承認這是高師大目前最弱的一個環節,吳連賞說擔任校長四年以來,他積極盤點高師大各個系所及全校的產學研發能量。吳連賞目前產學合作朝幾個方向前進與發展:
1. 吳連賞認為,高師大最大的強項始終在教育領域上。他說,教育學院有十一個系所將近一百名教師,是南台灣最有經驗且最專業的金字招牌。未來學校希望能夠結合教育部專案,在高齡者教育上多所著墨,提供高齡者服務、樂齡學習、健康服務諮詢、長照社區健康服務等,高師大都有健全且完整體系做後盾。且高師大處在高雄市的蛋黃區,有相當多的運動人口,這對於高師大在推動這塊上有相當大的幫助。
2. 數位文創產業,高師大目前已經和好幾十家數位文創產業,研發出70多種的文創產品,很多都已經在市面上販售。
3. 將理學院聚焦在生科系,吳連賞說表示,工業已經進化到4.0,高師大也會加強推動生物化學型農業4.0跟6.0。我們也有許多知名校友得過神農獎,相信在這方面將會有很大的Potential (潛能)
4. 科技學院共有六七個系所,很多年輕老師且都大有可為,我們積極地跟業界合作,簽了將近400個MOU包括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各種機構,尋求產學研發的機會。
高師大也積極尋求政府、業界合作,並鼓勵學校老師以創意發想的模式參與經發局SBIR、SIIR等計畫,吳連賞分享了兩個案例: 工設系的畢業生林珈汶,在學期間做了很多和毛小孩相關的產品設計,畢業後成立拍拍文創有限公司,專門為毛小孩設計文創商品,更獲得日本樂天市場銷售冠軍。另外一個案例,高師大生物技科系教授謝建元博士,成功利用紅酒的酒粕,研發出具美白、保濕、抗氧化效果的保養面膜,現在已成功技轉給業者,在市面上流通、販售,吳連賞相信高師大這幾年已經走出單純師資培育,跟社會企業都能有所交流及合作。
對於目前無論高師大或其他高教學校面臨嚴苛的少子化問題,吳連賞認為最重要的是HOLD住招生,他將高師大的招生策略分成了兩個面向
1. 學士班:吳連賞發現全國高中職有很多的校長都是高師大畢業的,他和全國優質化高中簽訂MOU(備忘錄),並派學校主任及教師定期做宣導,將校排名前30%-40%的學生能夠優先選擇高師大,與全國高中建立良好的互動。
另外承襲了傳統師範體系的優良傳統,除了有期中預警系統、學長姐家族制度,吳連賞也積極推動「一生五導」,將系上的老師分做就業輔導組和升學組。想要就業的就找就業組,很多老師都有豐富的業界經驗。想要繼續升學的就另外找升學組。升學組又分為國內和國外留學組,想要留在國內升學的就找國內專業的PH.D進行輔導。若想要出國深造,高師大有超過一半的師資都留學自英美、日本的先進國家,有絕對的師資和資源。再來就是國考組,有些學生想要考國考,現在高師大一年有上百個學生考國考。最後一組就是教師組,想繼續當老師。吳連賞說:「因為現在學生不好考,(有些學生就是)報定志向要當老師,畢竟我們是傳統師培大學。」
吳連賞也相當重視教育體制的變革,無論是推甄、繁星計畫或是獨招,吳連賞說,高師大很強調每個學生的 E-Profile(學生歷程檔案),也會針對每個學生提出評量尺規,這也是高師大優良的傳統,這樣做也可以讓招生更多元更Flexible(彈性)。吳連賞舉例,他將工業科技教育所分成兩個組一個是工業科技教育組,一個是能源與冷凍空調組。工業科技教育組以前是教手工的,這方面人才需求孔急,現在高師大把他跟十二年課綱做結合,推動得很成功。
目前全球球暖化,高師大也針對業界及環境的需求創設了能源冷凍空調組。吳連賞說,台灣北部中部都有相關,但冷凍空調協會理事長跟他說南部似乎缺少這方面的教育機構,這也讓他起心動念,將其中20個學生轉型成能源冷凍空調組,甚至在去年在高師大成立全國性的能源冷凍空調考照所,獲得北中南東空調協會的大力支持。「換句話說我們這組的學生在就業就有了保障。外面人如果要取得證照;北部有台北科大,中部有勤益科大而南部就是高師大,我們也積極尋求外界的協助,讓高師大轉型能夠呼應社會需求。」
2. 碩、博士班:對於碩博士班的招生,吳連賞表示很多人以為少子化的衝擊僅對於幼稚園或國中小而言,其實不然。包括台清交成等名校在內,今年全國有49個博士班掛零,吳連賞也坦承高師大的碩士班報名人數一年比一年少,他表示少子化加上低薪化嚴重影響到學生再報考碩士班博士班的意願,他們會認為先找到工作比較重要。吳連賞說:『以前是「大學生滿街走,碩士生不用愁,博士班抖一抖」,現在都博士生都沒辦法抖了,因為真流浪碩博士太多,所以怎麼樣把台灣的就業環境塑造好這很重要』,但吳連賞絲毫不擔心學士班及博士班的招生,他表示高師大今年共有11個博士班,註冊率高達93%,全國數一數二。高師大的成人教育研究所也是全國有口碑的,「今年總共來了一百多個人報名,但只錄取十個」吳連賞說,「出去都很好找工作的。但或許未來碩士專班是我們一個努力的方向。」
不僅以培育社會人才為己任,對於善盡大學社會責任這方面高師大也是不遺餘力。吳連賞說:「加強與社區交流,這塊是我的專業。因為我做地理研究、做社區發展研究,政府提地方創生,它的前身是社區營造中間夾了一個農村規劃農村再生,這三個政府的方向是對的,未來怎麼結合我們學校跟社區結合是需要去思索的,燕巢校區跟燕巢美濃跟旗山跟六龜這一直是我的施政重點。」吳連賞舉例,高師大體育系跟苓雅區三民區這附近的學校中小學的輔導都是我們著墨的,他另又舉例:「我們跟燕巢的文史協會以及燕巢的農業合作,將環境教育結合高師大的服務學習課程。另外我們帶著音樂系和美術系的學生到燕巢的明陽中學,在聖誕節那天為受刑舉辦了一場音樂派對,也獲得明陽中學師生大力讚揚。這樣的服務學習、課業輔導、手工輔導我們做了七八年了,這是我們一直有在重視的,跟社區一直是連結很好。12/20 我們辦了一個慈德幼稚園(育幼院)學生去募了一些錢去為40幾個小朋友辦了一個耶誕點燈活動,園長跟我共同主持,也獲得燕巢地區居民的認同 。」
高師大也長期為燕巢泥火山作保留區的管理,吳連賞曾跟地理系的老師研究過壽山自然公園的擴大,把燕巢校區後面的泥火山融入壽山自然公園做研究,教育部日前鎖定了134個偏遠社區像六龜、燕巢等地,做為目標推動大學及社區共同營造。吳連賞表示,台灣這幾年社區總體營造做得相當不錯,這塊很重要未來也會是大學社會責任的一環,會積極努力,善盡大學的社會責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