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北海大行動泳池 扎根海洋教育

本文共705字

經濟日報 黃啟銘

(台北訊)

國中沒有泳池,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台北海大)外帶泳池進校園,你信嗎?

台北海大執行教育部USR-hub實踐基地計畫,在臺北市立桃源國中設置了一具組裝式游泳池,長寬深分別為25、15、1.3公尺,並於11月14日校慶日提供了2場30分鐘的表演,並在11月16、27日為全校師生與特教班提供了獨木舟及立槳衝浪設備與師資,累計體驗人次達700人次。

桃源國中學生開心參與由台北海大指導的獨木舟課程。 台北海大/提供。
桃源國中學生開心參與由台北海大指導的獨木舟課程。 台北海大/提供。

台北海大表示,桃源國中未設置游泳池,游泳課均需向鄰近學校借用,交通車程嚴重影響學生上課時間,因此,結合本校獨特的教學資源,該校學生可於自身的校園內完整使用體育課時段,45分鐘學習獨木舟與立槳衝浪板,讓參與的學生均直呼有趣!

據了解,台北海大後續在12月4日規劃出深度體驗課程,讓桃源國中近70位師生至就近基隆河河段的士林校區,由海洋運動休閒系指導從事龍舟體驗課程、搭乘海訓中心的遊艇,近距離觀察基隆河與淡水河環境生態、接著於海洋休閒觀光系所屬水族館內進行生態體驗課程,最後在餐飲管理系的專業廚房內進行海鮮煎餅實作。

桃源國中學生透過台北海大所規劃的一系列體驗實作,對水域運動、環境生態有進一步的認識,也讓學生心中埋下近水、親水、不懼水的種子,透過開放水域的活動體驗,成長發芽。

台北海大海洋事業學院院長陳五洲表示,士林校區為北台灣唯一擁有自有、自建且特優的動力小艇碼頭,提供學生最佳的學習場域。游泳池是靜態水域,可做為民眾體驗水域活動的訓練基地,此次藉由USR計畫發揮本校獨特的水域專項,以跨系科、跨領域、跨校合作,促進學生場域實作學習與分享,發展學校特色,將水域運動融入國人休閒範圍,並將親水、愛海、知海的風氣推廣出來,強化區域產學鏈結,共同發展創新價值。(黃啟銘)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臺海大聚焦海洋前瞻科技 南臺灣生技展現多元成果吸睛
下一篇
亞洲技能競賽成績亮眼 南分署選手斬獲1金2銀2銅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