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74字
由黃士銘博士領軍的科技部台印度人工智慧海外科研中心今(15)日舉辦「第二屆台灣印度聯合太空技術」線上研討會,該團隊長期與印度跨國產學合作,今年特別積極推動台印雙方新創公司進行密切的交流互動,包含扶植與輔導新創公司、協助新創公司進行市場之產品定位、訂定行銷策略、售後服務、成本評估等。也因應台灣政府新南向計畫推動,著重太空科技的發展與合作,亦積極引介印度的太空新創公司,透過產業合作夥伴結盟的力量共同進行輔導新創公司,希望促成兩國之間的跨國產學合作。
近年來國際上民營新創太空產業如雨後春筍,以新技術、新概念吸引風險投資,挑戰傳統太空產業,稱為新太空(NewSpace)2.0,有別於傳統太空產業是截然不同的太空發展方式。新創太空公司為了符合商業模式與市場需求,使用主流技術發展方向如物聯網、 AI、5G技術等,設計小型衛星、衛星元件等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價值的新衛星服務功能。台灣政府積極投入太空領域發展,不僅已有自製衛星、探空火箭的能力,民間也成立數家商業航太公司,逐漸形成初步衛星產業鏈,更進一步發揮台灣在晶片、資通訊技術、遙測技術、影像辨識與數據分析等硬體優勢,聯合產官學界的力量,創造新興的研究挑戰和市場機會。
本次活動邀請台灣與印度的太空領域的專家學者與多家太空科技產業新創公司進行座談與研究成果發表,特別是產業界的專家展示許多新進的技術與成果,有印度GalaxEye Space、Xovian Aerospace Pvt. Ltd、Manastu Space等;以及台灣稜研科技(TMY Tech. Inc.)、張量科技(TENSOR Tech.)、得安科技(DOUBLE ADVANCE Tech. LTD)與光焱科技(Enlitech)等新創公司共襄盛舉,讓國際新創團隊彼此交流激盪發掘出更多的合作想像與商機,為臺印雙方為創造雙贏的局面。
黃士銘博士表示,未來將進一步與台印兩邊的新創公司進行媒合,促成新的合作契機,包含台灣新創與印度大廠合作,開拓印度廣大的市場、印度新創與台灣大廠合作,進軍亞洲華人地區的市場包含台灣、新加坡、大陸等。今天的研討會做為臺印度太空新創產業合作的延續,未來希望形成更多面的合作網絡,共同為新興的太空科技來努力,創造新的機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