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當 AI 造假成本趨近於零、AI 犯罪如影隨形,法律發展能否趕上科技?

【 AI 社會新挑戰】專題報導,解析 AI 時代的機會與威脅!



不再顯示
notice-title img

當 AI 造假成本趨近於零、AI 犯罪如影隨形,法律發展能否趕上科技?

【 AI 社會新挑戰】專題報導,解析 AI 時代的機會與威脅!



不再顯示

海洋大學、鴻海科技集團及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簽署三方MOU

本文共1239字

經濟日報 宋依靜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攜手鴻海科技集團及財團法人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於11月6日在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簽署「海洋環境教育合作推廣」合作備忘錄(MOU),產學合作投入海洋保護、海洋環境教育與海洋文化推廣,共同推動海洋永續發展。

海洋大學、鴻海科技集團及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11月6日簽署三方MOU。海大/提供
海洋大學、鴻海科技集團及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11月6日簽署三方MOU。海大/提供

透過「永續海洋-循環資源」專案,海大與鴻海自2023年起展開合作,回收廢棄建材製作魚礁、藻礁,復育海底生態,將陸上廢棄物轉化為有價值的海洋資源。同時,海大設計多樣化的教育課程,讓鴻海員工及家屬參與假日活動,實踐永續海洋教育,並透過魚苗放流,增強海洋保育意識。本次與陽明基金會的攜手合作,將三方的資源與專業結合,共同推動海洋教育展示、研究、推廣等活動,以「生活、生產、生態」的理念促進海洋文化普及,激發社會參與,進一步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海洋大學冉繁華副校長表示,海大與鴻海、陽明海運長期保持良好的產學合作,透過大學USR與企業ESG,共同推動海洋永續發展,同時培育實務導向的海洋人才。自「永續海洋-循環資源」專案啟動以來,已有50多名研究生和大學生投入,參與新式魚礁與藻礁的設計、珊瑚復育及海洋教育等計畫。此外,陽明海運多年來也與海大聯手培育高階海事人才,董事長蔡豐明更是海大航管系教授。海大將持續提供專業知識,策劃環境教育課程及展示活動,與鴻海及陽明基金會攜手邁向永續海洋。

鴻海科技集團洪榮聰環保長表示,「鴻海近年積極投入生態保育,我們也期望不只是公司的投入,更能擴散到社會大眾。我們與海大的專案,在經過了一年半的努力,已成功地建立了魚礁、藻礁示範模組;今年年底也會將藻礁、魚礁放入在濱海的示範實驗場域中,並預計於明年爭取在近海的投入,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讓大家在海邊或海中遊玩的時候,都可以看到我們復育的成果。鴻海的環境教育,除了養成同仁環保DNA外,也持續推動同仁與家庭、社會相互結合,擴大環境教育的影響力。從2023年開始,參與海洋環境教育活動人數已超過600人;實際魚苗放流超過35,000尾,透過活動增進了鴻海員工及親友對海洋保育認識與參與度。本次也榮幸與海大合作的基礎上,可以與在海洋教育深耕多年的陽明基金會共同努力,持續為臺灣的海洋永續盡一份心力。」

三海攜手推進海洋永續發展。海大/提供
三海攜手推進海洋永續發展。海大/提供

陽明基金會執行長林宜正指出,基金會呼應聯合國SDGs精神,通過各項教育活動,如陽明海運小學堂和環教繪本,推廣永續海洋理念。此次與海大、鴻海攜手響應教育部「台灣科學節」,期望透過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讓民眾在陸地上也能接觸海洋文化,並將其融入生活。未來,三方將持續合作推廣海洋保護與永續技術,包括新式魚礁和藻礁應用、珊瑚復育技術、海洋碳匯、塑膠微粒處理、海洋生技等,致力於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讓「與海共好」成為普世價值。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鴻海科技集團及陽明基金會共同宣布,將合力推動海洋保護與環保永續技術,實現「生活、生產、生態」三位一體的永續發展。合作主題包括新式魚礁、藻礁應用、珊瑚復育技術、海洋碳匯、海洋塑膠微粒治理及海洋生技應用,並推動環境教育,培育出更多環保意識的種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2024第15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 中臺科大行銷管理系奪銀
下一篇
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 長庚大學資訊與護理跨系創新合作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