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臺灣愛滋防治促進零歧視醫療 表揚台灣4組醫護人員

國際愛滋病學會「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頒獎典禮,表揚台灣4組獲選醫護人員,共同宣誓促進零歧視醫療環境終結愛滋。蘇璽文/攝影
國際愛滋病學會「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頒獎典禮,表揚台灣4組獲選醫護人員,共同宣誓促進零歧視醫療環境終結愛滋。蘇璽文/攝影

本文共1032字

經濟日報 蘇璽文

根據愛滋感染者欋益促進會調查發現,超過6成感染者,曾於就醫時因感染者身分受到權益侵害。台灣愛滋病學會及台灣露德協會的感染者生活品質調查也發現,每4名HIV 感染者就有一人曾因身份被拒診!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隨著藥物的進步、疾病知識普及,社會對於HIV 感染者也應更加友善。」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分享:「醫療環境對 HIV 感染者的不友善,主要來自於不理解而造成的恐懼;友善醫療環境需要醫病雙方一起努力打造。」為表揚致力 「愛滋零歧視與去污名」的第一線健康照護者,由國際愛滋病學會(International AIDS Society:IAS) 發起、吉立亞醫藥(Gilead)支持的「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提名活動,今年首次納入亞太區案件申請,台灣共有 4 組優秀的 HIV 健康照顧者入選躍上國際,特於今(3)日

舉辦頒獎典禮,期望藉由他們成功經驗鼓勵更多人加入 HIV 友善醫療照護的行列,使 HIV 感染者能被一視同仁的對待。

「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由臺灣感染誌協會、台灣關愛基金會、台灣新滋識同盟與台灣紅絲帶基金會共同協辦。他們長期關注感染者的醫療與生活處境、幫助大眾認識 HIV 並為愛滋平欋發聲;臺灣感染誌協會秘書長陳威圻表示,雖然現在感染者就診時,不太會被直接拒診,但軟性勸退的案例仍層出不窮,例如「這個狀況我們無法處理,請你去大醫院就診…」。獲獎者之一的馬偕醫院個管師 My 也指出,醫事機構常因各種原因婉拒 HIV感染者就診,導致感染者更加為自己貼上負面標籤,自我汙名化情形也越來越嚴重。甚至臨床上也觀察到,HIV 感染者經常「捨近求遠」求診的特殊現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擔心若在居家附近醫事機構就醫遭遇有色眼光時,又被熟人看見會更顯得尷尬不堪。

過去經常坫出來呼籲感染者應積極就醫的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經過多年來的努力,HIV 感染者經穩定治療便可維持良好的健康,生活與常人無異,社會也應對於他們更加友善。台灣愛滋防治成績名列亞洲第一;早已達到 3 個 90 的防治目標,很開心這看到台灣醫療團隊故事在活動中勝出,期待醫病關係更多相互理解,下一步邁向『零感染、零死亡、零歧視』愛滋防治三零願景。」積極倡議多元共融與社會平權的吉立亞醫藥總經彭國書表示:「很高興這個活動譏台灣的團隊躍上國際舞台,很榮幸能夠與政府、專家學者、社群團體一同努力,期盼透過這個活動拋磚引玉,促進更友善的醫療環境,讓台灣更加邁進終結愛滋的終點。」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羅氏深耕台灣半世紀 永續照護弱勢兒童
下一篇
曜群生醫細胞技術佈局菲律賓 李冠緯:市場需求擴張、人口紅利增溫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