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96字
半導體業正處於景氣正向循環,擴廠投資積極,也包括綠電採購及再生能源投資的部署,以因應供應鏈的減碳要求。永達能源工程以高品質在市場建立名聲,最近開發的一座太陽光電案場被一家半導體晶片製造廠收購,再度印證該公司的好口碑。
永達能源總經理黃世賢表示,兩座系統功率相同的太陽光電案場,若所處位置的經緯度及日照條件相同,按理應該有一樣的發電量,但現實面往往不是這樣,甚至有懸殊的差異。分析其原因,關鍵原因在於系統設計、採用的光電元件及維運是否落實。若時間拉長至20年來看,設計施工不佳的案場,整體發電量可能遠遠不及預期。
永達能源擁有扎實的營造工程背景,光電技術自然不是問題,其產品與眾不同,很大原因在於經營理念。黃世賢對品質的要求幾近潔癖的程度,除了嚴選光電元件,並且開模生產特殊支架,以因應不同的屋頂狀況,確保強固不漏水。此外,永達自創工法,讓施工更有效率,並且提升品質及作業安全性。對品質的種種要求不是一眼可以看見,但禁得起時間考驗,這也是永達成立7年以來,開始被許多大廠「鎖定」的原因。
這更明顯表現在永達的接案量以及經營績效。過去8年是太陽光電業的發展黃金期,但過程中也不時遭遇亂流,選舉及政治因素是最大的變數與干擾。從永達一路向上的成長曲線來看,雖非唯一,但確屬「少數」。值得一提的是,黃世賢的接單策略並非來者不拒,而是「有所堅持」,以致至今未涉入光電球場、漁電及儲能。
雖然錯失許多機會,但未影響永達的成長。黃世賢認為,賺錢不是經營企業的唯一追求,有些具有理想性的想法在他手中逐一實現,上市櫃也不在現在的規畫中。
原本單純的太陽光電產業,由於綠電議題而與其他產業產生連結,甚至因為由政策主導的特性而複雜多變。一直以來,各界爭論不休的是,如何確保供電無虞,有足夠的綠電滿足企業,兼顧不增加用電戶太大成本壓力,以及台電不虧損,這個看來「無解」的難題,黃世賢卻另有洞見。
黃世賢表示,認同經濟部對電價分級收費的想法。各種電力來源中,核能價格最低,且可補足缺口,替代高碳排的火力發電;綠電供不應求,價格也最高,煤與天然氣價格則介於兩者之間。黃世賢表示,企業需要綠電,企業用電若以綠電及核電為主,兩者平均的電價企業可以承受,並能達到低碳化及穩定供電。民生用電以化石燃料搭配核能,可減緩電價上漲的壓力。他認同核電、綠電、灰電三者比例各為占30%、35%、35%,這個黃金組合可為台電「賣愈多、虧愈多」的窘境解套。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