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851字 美元 製造業 歐盟 ', '', '', '', '', '', '', '', '', '', '', '', '', ' 00:00 2023/03/25 21:56:02 彭博資訊專欄作家 Chris Bryant 幾乎每天都有公司以隱晦的方式暗示,除非納稅人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財務支援,讓它不遷離自己的母國,否則它就要在海外蓋工廠。 美國遲遲未能因應氣候變遷問題,並把電池和半導體製造業回流國內,已導致大西洋兩岸的企業補貼競賽不斷擴大,許多企業甚至公然鼓動政府間的競爭,以榨取更多現金。這種做法雖然可以理解,但還是很令人生氣。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篇 展開全文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台股明星賽、無廣告環境 訂閱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或加入會員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登入或加入會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