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01字
財政部國庫署今(2)日表示,2022年度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執行結果,實際收入數3858億元,較預算通知分配數增加774億元,其中,普通統籌分配稅款實際收入數較預算通知分配數增加729億元,也就是地方政府可獲配的「超徵紅包」,較原先預估的650億元高出許多,已於1月18日農曆年前撥付地方政府。
國庫署今公布2022年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執行結果,實際收入數3858億元,與預算通知分配數3084億元相較,增加774億元;其中,來自國稅部分,所得稅及營業稅分別增加437億元及370億元,另貨物稅減少30億元,而納入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屬地方稅的縣市土增稅則減少3億元。
推薦
依「財政收支劃分法」規定,現行中央統籌分配稅款來源有4大項,包括40%營業稅收(營業稅總收入減除統一發票獎金)、10%所得稅收、10%貨物稅收、20%地方縣市土增稅收。
國庫署表示,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屬於受分配地方政府的稅課收入,應按實際收入數撥付,原則上年度中依預算通知分配數按月平均撥付,若實際收入數超過預算通知分配數,則於預算整理期間結束(次年1月15日)後,辦理第13次撥付。
國庫署表示,2022年度普通統籌分配稅款實際收入數較預算通知分配數增加729億元(含利息收入1.3億元),已按公式設算分配,於1月18日完成撥付作業,並於通知函中提醒各地方政府,應就其獲配款項優先用於償還債務,若非用於償還債務,也應審慎規劃妥善運用,避免不經濟支出。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