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黃介正:香港最壞變「一國一制」 港澳條例有修法挑戰

本文共718字

聯合報 記者陳政錄/即時報導

面對香港特首選後的台港關係變局,淡江大學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9日指出,若從最悲觀的角度來看,香港可能走向「一國一制」,在此之下,對台灣最壞的情況,是由於大陸推動粵港澳區域融合,導致現行港澳條例面臨客觀的修法壓力,「這是我們很大的挑戰,所以要未雨綢繆」。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9日舉辦「香港特首選舉後的台港新情勢」座談會。黃介正首先說明,依照憲法,香港與台灣是一個特殊的關係,既非外國領土,也跟中國大陸其他省分完全不一樣;另一方面,雖從台灣視角,「一國兩制」也許是毒蛇猛獸,但香港人可能認為,如何保有可接受的「一國兩制」、讓北京越管越少才是最好的。

在此之下,黃介正認為,若從最悲觀的角度來看,此次香港特首選舉,可能導致走向「一國一制」,尤其在大陸推動粵港澳區域融合的客觀條件下,新任特首能否頂住壓力、和港人對話值得觀察。

黃介正直言,他心中看到最壞的情況,就是未來港澳條例,可能面臨大陸推動粵港澳融合下客觀的修法壓力,這是很大的挑戰,政府需要事先未雨綢繆。

中央大學助理教授吳峻鋕指出,從中共黨媒評論文章、新任香港特首李家超政綱內容觀察,基本上香港未來的命運,將受制於北京駐港機構的指揮,未來執政重點應是全力維穩、推動基本法23條立法,經濟部分已非重點。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也坦言,這次警界出身的李家超當選特首,顯示在不同時期,香港領導人的不同特質。

他認為,未來五年對香港局勢有幾個觀察重點,一是在政治上,雖基本法允最終走向普選,但在大陸當局出手後,香港選制應不太可能出現改變,並應會力推完成23條立法;再來經濟社會上,反送中後,如何撫平是一個漫長的工作,另香港貧富差距、居住問題和香港國際化角色是否滑落,甚至被取代也值得關注。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5月9日舉辦「香港特首選舉後的台港新情勢」座談會議。記者陳政錄攝...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5月9日舉辦「香港特首選舉後的台港新情勢」座談會議。記者陳政錄攝影
淡江大學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教授、國民黨國際部主任兼駐美代表黃介正。記者陳政錄攝影
淡江大學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教授、國民黨國際部主任兼駐美代表黃介正。記者陳政錄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香港疫情再現小高峰 每日確診數衝1萬
下一篇
港特首:依規出席APEC會議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