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535字
永續成為當代顯學,越來越多企業致力發展ESG藍圖,尋求環境、社會與經濟的共善共好,除捐款力挺,更多傾向號召員工身體力行,實際參與社會服務,投入人力、資源與技術,攜手社福機構共同面對並解決高度複雜的社會問題,擴大社會影響力。為協助社福機構邁向永續,傳善獎鼓勵社福機構創新、跨出多元服務面向,藉由多元能力進入社福、善用新科技解方,實踐善循環。
由陳永泰公益信託創立的「傳善獎」,多年來持續表揚優質社福團體,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第九屆傳善獎於16日舉辦,由「更生少年關懷協會」、「微光行動協會」、「崔媽媽基金會」、「肯愛社會服務協會」、「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舊鞋救命協會」、「台灣線上教育發展協會」、「台灣關愛之家」8家優秀社福機構獲獎,橫跨兒少、老人、家庭、疾病、教育與社區等多元面向。鼓勵多元能力進入社福,讓以往侷限服務特定小眾的社福機構,能和企業、大眾對話,走出同溫層,擴大價值影響力。
跨界攜手 樹立合作新典範
第九屆傳善獎吸引近400位社福機構還有更多關注ESG的企業代表參與,跨域交流學習。由中華民國社會事業發展協會秘書長陳淑蘭以「共學、共創---傳善與我」進行專題演說。傳善獎可貴之處在於它不只支持方案計畫本身,而是幫助社福組織提升永續經營的資源與能力,幫助到更多利害關係人。
陳淑蘭從基層社工成為非營利組織專業經理,致力於推動社會服務專業化,分享走訪國內超過160個公益組織的寶貴經驗,與數百位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攜手合作,藉由多元能力帶領組織持續成長茁壯、與時俱進探索新議題,讓社會服務更有溫度與強大能量,為弱勢處境帶來改變。
面對錯綜複雜的社會議題,越來越多社福機構勇於跨出腳步,試圖和企業共謀解方,發揮1+1>2的影響力,今年的傳善獎出現不少跨界合作新典範。訴求「沒有移動就沒有生活」的台灣微光行動協會,讓台灣所有族群、地區都擁有充足且優質的移動能力,讓長輩、身障者能好好生活,打通偏鄉交通微血管,讓社會上每一個需要幫助的角落,都能感受微光溫暖。
都市化加劇城鄉差距的資源落差,台灣有134個偏鄉正面臨人口外移危機,微光行動協會推動的134計畫,除斜槓培訓司機發展長照第二專長,也和企業合作推動數位綠色共善交通計畫,提出創新「愛的里程數」募資平台,將數位科技導入ESG服務設計,讓捐贈者把捐一輛車的費用與資源,轉化為捐贈行程費用,提供微光行動協會進行多次妥善移動服務,投入改善偏鄉食、醫、助、行等問題。
合作共善 串接公私部門資源
傳善獎鼓勵社福機構以利害關係人為核心,串接公部門與私部門資源,達成合作共善。台灣線上教育發展協會(LIS)發現,台灣的孩子在考試導向與填鴨式教育影響下,一旦脫離考試便難有主動學習欲望,對科學的學習動機與自信在國際評比上敬陪末座,偏鄉落後情況更加嚴重,為此,LIS藉由情境科學教材,重燃孩子對科學的熱情。透過與企業合作,結合既有數位教材,延伸出多元方案,如:科學主題策展、親子實驗課程、企業志工培訓暨公益活動、員工教育講座。企業可透過志工參與、材料或設備支持、品牌倡議與推廣等方式,讓更多可能性與關係人投入,放大影響力。
舊鞋救命協會從一雙鞋子出發,看見非洲貧童所需,把裝載物資的貨櫃變成教室、診所,同時鑿井提供乾淨水源、教導畜牧與有機農業幫助偏鄉自立,號召更多願意為改變世界而付出的夥伴,每年動員3,000人次以上的志工進行二手物資整理,搭配不定期舉辦培力課程,陪伴青年團隊對進行社會服務,成功擴大志願服務影響力。同時與多家企業攜手合作,透過捐贈貨櫃、物資或是成為舊鞋救命小型募集點,送愛到非洲。
陳永泰公益信託表示,明年將擴大傳善獎參加門檻,邀請更多優秀機構加入,此外將開辦傳善論文獎,為社福導入多元知識力,持續充實創新與管理能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