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403字
商業發展研究院承辦國家發展委員會「與NGO共同推動淨零公正轉型」相關活動,針對淨零公正轉型此一新的概念與利害關係人進行對話。為有效促進社會溝通,已分別於北、中、南、東與NGO、公協會等團體合作辦理教育研習營,對象包含原民、產業、區域、勞工、民生消費等受淨零政策影響的族群,至今已至少培育150人,不僅降低資訊落差,更是促進對淨零轉型中與自身相關的公正與公平議題之認知。昨(29)日於商研院辦理北部場次研習營,現場交流踴躍,政策建議皆彙整後提供政府參採。
氣候變遷對全球的影響非常深遠,淨零已成為全球共識,我國也宣示「2050淨零排放」政策與行動,期望透過「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等四大轉型,及「科技研發」、「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輔以「十二項關鍵戰略」,逐步落實淨零轉型目標,「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即為十二項關鍵戰略之一。任何的轉型,包括此波從高碳經濟轉向低碳經濟發展,對既有經濟結構與社會分配都帶來衝擊,有一批新增因轉型的受益方,當然也有受損的一方。為確保經濟體在淨零過程中,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因政府轉型決策受益或受損的公平性,各國政府無不推動「公正轉型」,即以「盡力不遺落任何人」為目標,打造具公正性與包容性的轉型機制,更對受損那方提供支持體系、協助受影響族群因應轉型衝擊,以期穩定轉型,不要造成新的不公平。
該院許添財董事長致詞時,以「數位轉型×ESG永續轉型×生活轉型」創新價值生態系的概念,闡述此三大轉型趨勢,企業的生產方式要數位轉型,生產效率再提升;企業對於社會與環境生態,要力促ESG永續轉型,才能永續經營;消費者的生活型態也要轉型,思想影響行動,轉型到綠色生活模式,從需求端的行為改變,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
環境部綜合規劃司温修慧副司長以「淨零綠生活與消費行為改變」為題進行專題演講,指出淨零綠生活之重要性,民眾減少能源需求的行為改變和材料效率的提升,將可有效貢獻2050 淨零排放目標之8%的減排量。淨零綠生活含食衣住行購等,如推動零浪費低碳飲食、友善環境綠時尚、節能建築與設備之居住品質提升、低碳運輸網絡、使用取代擁有等。她也針對淨零綠生活公正轉型因應措施提出政府相關案例,例如在零浪費低碳飲食方面,對慣行農民轉作有機種植有補助及輔導,其因政府為推動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減少使用化學肥料或農藥,可能對慣行(傳統農法)農民產生短期性的收入減少及人力的增加,尤其是偏遠鄉區較高齡的慣行農民就成為這個推動措施的受影響的關鍵對象;政府因應策略,則可透過有機農業促進法及有機農業促進方案,輔導慣行農民轉營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而考量耕作方式改變及初期經營不易等因素,對於轉型初期依作物別2-3年耕種時間,給予農民每年每公頃3至5萬元不等之對地補貼,112年共編列6.98億元。
在公正轉型與民生消費議題方面,中央大學經濟系邱俊榮教授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鄭秀娟董事長分別進行理論與實務兼具的精闢課程;在運輸與淨零公正轉型議題方面,則邀請經濟部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吳挺鋒副執行長、東吳大學資料科學系呂明頴教授以及台灣永續旅行協會陳盈潔理事長擔任講者。本教育研習系列活動具體蒐集關鍵議題並採取實體與線上方式辦理。與會人員咸認為任何的轉型,皆涉及方方面面調整,從盤點現況、思維轉型、人才轉型到政策資源配置,皆須持續推動與動態校準。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