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失智照護〉預防孤獨老與假性失智

本文共805字

經濟日報 劉庭軒

在高速老化的台灣社會,讓社會大眾對於失智症多加認識並友善對待,是刻不容緩的議題,今天我們要來認識常見的失智症症況,以及一些簡易的判斷,讀者可以依照這些方法,來協助判斷家中長輩是否有失智的前兆。

失智症有常見的十大警訊,包含:時常重複詢問相同的事情、在解決問題時出現困難、工作或做家事的能力下降、對於時間及地點感到困惑、視覺空間出現困難、說話或寫字時覺得困難、物品錯置亂責怪他人、判斷能力減弱、退出工作或社交活動、情緒或性格改變。

一般來說,失智症會有定向感變差的問題,連帶影響長輩對於時間、地點以及人物的判斷。當懷疑家中或身邊長輩是否罹患失智症時,可以詢問長輩他對於自己主觀的看法,或是隨機考試,詢問他近期發生的事情,看看長輩是否記得。再來就是觀察該長輩是否有在熟悉地區迷路的經驗,如果以上幾點都曾經發生,建議盡快帶長輩就醫做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當然我們也曾遇過所謂的「假性失智症」,長輩在步入老化的過程,沒有了子女的陪伴,或是工作、生活等目標,常常會感到孤獨與憂鬱,如果家中長輩會以各式各樣的身體抱怨展現憂鬱,例如:這裡好痛、那裡好痠…等,這時要注意長輩有可能有憂鬱傾向,還有其他症狀如體重大幅變輕、食慾不振、社交退縮等等,這些都有可能是憂鬱症狀,進而引發假性失智;而當憂鬱與假性失智久了,就有可能變成真的失智症狀。

一年即將過去,或許平時忙碌的我們比較少有機會陪伴在父母身邊,看完這篇文章將會對失智症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建議可以趁逢年過節回到家鄉時,跟兄弟姊妹一起留意一下父母親或長輩的狀況,若長輩有孤獨或憂鬱感,可以前往住家附近的社區據點參與活動,讓長輩在退休後既能與外界保持接觸,又可以重新找到生活重心,最重要的是,如此一來也能達到預防失智的效果。

失智症照護不容易,若能將自身經驗分享給需要的人,相信能使照顧者減輕一些壓力與負擔。你有失智照護的經驗分享嗎?歡迎投稿lele.le@stipendiary.tw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台灣受恩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現任寶山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邑貿易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錫寶殯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同時是高雄市受恩社區關懷協會理事長、中國生命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上市股票代號8296)執行董事以及中國殯葬協會榮譽會員。

上一篇
光洋科 從廢料到尖端材料的推手 通過BS 8001循環經濟認證
下一篇
新竹人還不是「科技新貴」 資產才看到台北人車尾燈?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