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政院施政報告出爐 國機、國艦國造有進度

本文共1074字

聯合報 記者鄭媁/台北即時報導

立法院新會期開議,行政院按往例將年度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送抵立法院。施政報告中指出,在國機國造方面,新式高教機已分別於2021年至2022年已接收10架機,今年規畫接收17架機。而國艦國造的新型救難艦預今年6月底前下水;高效能艦艇預定今年第2季起陸續交艦。

施政報告指出,國艦國造方面,新型救難艦去年3月安放龍骨,預於今年6月底前下水;高效能艦艇已開工5艘艦,去年12月第6艘安放龍骨,預於今年第2季起陸續交艦;潛艦國造今年上半年持續執行各壓力殼船段裝備吊裝工程, 備便實施封殼作業。

推薦

為落實推動「國防產業發展條例」,報告指出,去年公告列管軍品清單700餘項,並實施廠商級別評鑑及執行安全查核等作業,陸續核頒廠商合格證書;另為鼓勵廠商加入國防產業供應鏈,已訂頒測試協助及獎勵廠商等作法,期拓展武器裝備獲得管道,厚植國防自主能量。

因應國軍新興兵力陸續成軍,檢討籌建三軍裝備修護支援能量,確保裝備妥善,去年已新增344案籌建修(維)護能量,有效提升國防自主修能。

在國防及戰略產業方面,報告指出,透過「航太鍛造技術及軍民通用無人機能量籌建計畫」主題式研發補助機制建立我國發動機產製能量,該計畫已在去年9月26日召開審議會通過3案,可協助業者提升我國航太發動機製程能量,逐步籌建關鍵模組件核心製造能力,補足我國航太鍛造缺口。

在建構船艦關鍵裝備產業研發能量方面,為提升國防船艦自主製造能量,政府已規畫「國防船艦系統整合推動計畫」主題式研發相關作業機制及補助辦法,該計畫於去年11月18日召開審議會通過2案,期透過計畫引導業者投入國防船艦的水下載具與大型艦用鋰電池關鍵技術,建立國防船艦產業自主供應鏈體系。

報告提到,國防部前年已與F16型機維修中心簽署5年期委修訂單,總金額達 23.7 億元,截至去年底止,已完成52項原廠技轉/認證及39項自研自修。

此外,施政報告提到,將評估整體情勢,妥慎應處中共對台綜合性作為及研判風險影響,致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站穩「四個堅持」立場及強化「四大韌性」,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及民主自由,確保台灣最大利益。

同時,報告指出,將盱衡國際及兩岸經貿情勢發展,掌握陸方對台經貿政策及作為,滾動檢討兩岸經貿法規措施及風險管理機制,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及競爭力;因應陸方政經情勢變動,提醒台商在陸投資風險,並提供相關資訊及諮詢服務,維持台灣產業供應鏈韌性及多元發展。

報告也提到,因應國際及兩岸情勢發展,根據蔡總統所揭示的兩岸政策方向,政府將持續檢討兩岸事務相關法令,持研議強化民主防衛機制,強化兩岸交流及人員往來安全管理作為,維繫兩岸交流的穩健有序。

立法院議場。本報資料照片
立法院議場。本報資料照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行政院提修法 人蛇集團誘拐「豬仔」未遂最高判7年
下一篇
水情吃緊 竹苗中彰亮綠燈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