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詹宏志書展開講台菜多元宇宙 細數常民美味

本文共757字

中央社 記者王寶兒台北4日電

最簡單的炒青菜,也可以變出百種模樣。作家詹宏志睽違至少15年於台北書展舉辦座談,今天登台細說台菜多元宇宙,在不同家庭中,即使做的同是炒青菜、卜肉或薑絲赤肉湯,都有不一樣的滋味。

詹宏志去年推出作品「舊日廚房」,書寫從小到大的飲食回憶。今天下午於書展以「台菜東張西望:系譜發展與個人回憶」為主題開講,現場座無虛席,文化部長史哲也到場聆聽。

推薦

詹宏志笑稱,是在朋友慫恿、誘騙下一時昏頭,訂了「台菜」這樣大的題目。他決定從自身出發一點一滴分享他所見識的台菜範圍,他媽媽一輩子外食經驗不多,忙著為家中孩子煮菜、照顧孩子,所做的菜是台菜,而媽媽會做的菜,則是媽媽的媽媽教給她的,那也是台菜。

但放諸每個家庭,即使是同一道菜,也會不太一樣。詹宏志說,所以他訂立更為精準的演講副標,那就是「我媽的、你媽的與他媽的多重台菜宇宙」,以普魯斯特個人追憶式展開分享,「就是台灣小孩對他母親的回憶,和他在各種接觸中重新認識或否定的那些東西。」

詹宏志表示,母親已離世十幾年,但所有的菜仍歷歷在目。例如卜肉,這道菜被維基百科登記為宜蘭店家約80年前的發明,但不是如此,這道菜是從北到南都是吃的到的家常菜,他在兒時便吃過母親所炸的卜肉,「我也吃了60幾年,我的哥哥姐姐們又吃了更久。」

又如母親的「薑絲赤肉湯」,詹宏志曾親手做給朋友們品嘗,作家曹銘宗大呼「這是基隆料理」。詹宏志回憶,那是一道從不會出現在家中餐桌上的湯,通常是某個小孩生病,特別料理給生病孩子的,菠菜豬肝湯、清燉豬腦湯也是家中的專門限定料理。

細數家常菜種種,還要加上館子小舖等台菜料理,詹宏志說,台灣有移民、殖民、難民、原住民、新住民等,這讓台灣有各式各樣的菜色,台菜很難界定,但可將台菜視為越來越豐富的基因池,當作一套語言,有基礎的架構,但還可以此每天創作,任意轉變、扭曲。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謝國樑核准護海公投 批中央不當限縮地方自治權
下一篇
立委爆主秘濫領加班費 運安會:已函送政院政風處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