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35字
國民黨定調將採徵召方式決定下屆總統參選人,時間可能在6月。對此,國民黨內有人質疑時間太慢,認為要徵召快徵召,「不要再拖」,但目前看來,不僅幾位可能的人選民調都在伯仲之間,而且截至目前也還尚未見確實具有整合能力者,國民黨恐怕有不得不慢的顧慮。
反觀民進黨所以能快,是因為檯面上只有賴清德一人,選情因而單純。但國民黨不同,除了黨內侯友宜、盧秀燕民調各擅勝場,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也表態有意承擔,黨友郭台銘亦有其高度和支持者,若再考慮結合其他在野黨,複雜度就來得更高。
國民黨快不起來的原因,和人選多,到底誰才是最佳人選難以決定有關。辦初選雖簡單,但卻容易傷了和氣。尤其候選人若太早冒出頭,整合他人的角色會落在自己身上。不急著表態,由黨部去找人,整合的責任就在黨部,候選人反而來的輕鬆。
慢的另一原因是,還真的未見到誰已可以定於一尊,以雲林縣長張麗善和侯友宜今天參加活動站在一起,受訪被問到是否會支持侯時,給出的也是「國民黨提名任何一個候選人都會支持」的標準答案。從她的謹慎,可以想見,侯尚非黨內定於一尊的人選,也或許張心中還另有支持對象。
依國民黨的徵召提名時程,若最後決定人選時間在6月,離現在還有兩個多月時間,正足以讓侯選人隨著時間和政局的轉變沈澱一番。否則,太早決定,若局勢有變,一旦重演陣前換將,就容易打亂布局,招致失敗。
以國民黨的慢而言,目前看來雖令關心者心急,但若退一步觀之,即使6月決定人選,離明年1月13日投票,也還有七個月之久,足可好好打一場選戰,且屆時在各方雜音已小下,力量容易整合,自然也容易促成團結。
因此,雖有人為國民黨尚未決定人選著急,但卻大可不必,因為各個政黨有其不同的文化和條件;國民黨以慢打快,不見得會落居下風,尚且也真的快不起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