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華爾街日報資深記者分享伊拉克、烏克蘭戰地經驗

本文共1018字

中央社 記者黃雅詩台北9日電

華爾街日報首席外事特派員卓菲莫夫今天應邀到台大演講,分享他前往阿富汗、伊拉克、烏克蘭等地採訪戰爭的經驗,他表示希望不會看到台灣成為下一個戰場。

台大新聞研究所今天邀請卓菲莫夫(YaroslavTrofimov)以「我的外交記者生涯:從烏克蘭到中國」為題發表演說,講座由台大新聞研究所所長洪貞玲主持,中央社總編輯陳正杰、以專欄作家身分出席的世代文化創業群創辦人周奕成擔任回應人。

卓菲莫夫出生於烏克蘭,1999年擔任華爾街日報(WSJ)外交特派員,曾任該報駐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分處長,也曾派駐義大利、新加坡、俄國和烏克蘭,在去年2月俄國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前駐在基輔,並以俄烏戰爭報導在今年連續第2年入圍普立茲新聞獎。

卓菲莫夫認為,媒體與輿論在俄烏戰爭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起初美國鑒於阿富汗戰爭經驗,未支援烏克蘭大量武器,怕先進武器落入俄羅斯手中,但各國公眾社會對烏克蘭的高度關切,壓過了政治人物的算盤,促使西方國家政府採取更多行動。

卓菲莫夫表示,媒體影響的不只政府,他在烏克蘭採訪時,訪問許多從世界各地到烏克蘭參戰的人,這些人都跟烏克蘭毫無淵源,只是看到電視報導,就在良心趨使下志願來對抗威權,這讓他學到寶貴一課,媒體報導攸關人命,下筆時必須非常謙遜謹慎。

陳正杰回應時形容卓菲莫夫是終極的外交記者,近年台灣在國際間的能見度大為提高,但台灣媒體在國際新聞報導方面仍有改善空間,希望媒體多加努力,也期盼包括讀者大眾在內的各界能支持包括中央社在內的各家媒體做好國際新聞。

對於卓菲莫夫談到媒體幫助世界關注俄烏戰爭,陳正杰說,萬一台灣遭中國侵略,希望華爾街日報等外媒能協助向世界傳播資訊, 因為很多事如果沒被報導,就彷彿沒發生過,例如中國掩蓋牆內各種迫害人權的事跡,因此媒體角色至為關鍵。

卓菲莫夫表示,正如中國試圖隱藏其暴行,俄羅斯也不斷掩蓋許多對烏克蘭的暴行,「發掘真相就是記者的使命」。

周奕成表示,他年輕時一直想當外交記者,他很好奇卓菲莫夫派駐多國,如何理解各地多樣又複雜的議題。

卓菲莫夫表示,他當記者是因為好奇心旺盛,很想知道究竟發生什麼事,新聞工作讓他可持續學習新事物,他會透過研讀大量書籍來做準備功課,派駐多國經驗也讓他容易找到不同事件之間的類比性。

卓菲莫夫此次是為了報導兩岸議題訪台,他表示是第一次來台,他曾去過中國幾次,另剛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安全對話 ,跟相關人士談論此議題,目前在台的各項採訪行程仍在安排中。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