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黃煌雄:中國是否犯台與半導體因素無關

本文共1179字

聯合報 記者鄭文翔/台北即時報導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日前參加由該基金會和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舉辦的半導體和地緣政治會議。黃煌雄指出,半導體為人類帶來的不是戰爭,更與地緣政治無關;他也認為,中國是否犯台,實與半導體因素無關。

黃煌雄表示,從半導體產業成長的歷史觀察,半導體幾乎就代表創新。半導體持續不斷的創新,將半導體產業由早期少數公司掌控,發展為產業鏈上,各有獨領風騷公司的多元局面,從而改變了工業結構,促進了經濟發展,增進了人民福祉。七十多年來,半導體為人類帶來的是舒適,方便,進步,和平與全球化,而非戰爭,更與地緣政治無涉。

他認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是一個「unique system」,代表人才、團隊與勤奮的結晶,擁有完整的生態及產業聚落,整個上下游產業鏈,包括美國公司,均同蒙其利,這是多贏的實踐與歷史。也是一種具有巨大經濟效益和特殊產業文化的營運模式,不易移植,更難複製。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上之所以享有地位,實奠基於此,而與地緣政治毫無關係,兩者層次不同,性質不同,也不互為因果。中國是否犯台與半導體因素無關,事實上,在中國迄今為止的聲明中,從未說過台灣半導體因素會成為其犯台的理由之一。

他指出,源自美國、且曾長期由美國領導推動的半導體,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個產業鏈最長,跨越國境最多的產業。當今,包括美國在內,沒有一個國家能單獨掌控半導體產業鏈的所有關鍵節點和流程,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單獨生產的半導體產品足以滿足全球市場的全部需求。所以,儘管美國仍是晶片設計及製造設備的重鎮,但由於勞動力從製造業轉移到IC設計和各種現代服務業,造成製造業人才短缺現象,加上成本太高,這是美國半導體製造業所面臨的本質與結構問題,美國必須真實面對。

黃煌雄認為,長期以來,美國針對半導體產業所採行的政策,可說是自由貿易與全球化的倡議者,實踐者,和受益者。近年由於世界權力格局的改變,美國的半導體政策國安色彩愈趨濃厚,隨著地緣政治的推波助瀾,美國更先後實施出口管制和禁令,這些不但殃及全球化帶來的生產力和效率,也損及自由貿易帶來的正面效應。這些都是進行式,導致半導體產業面臨新的賽局。

他還提到,美國為重振在半導體產業的領導地位,急欲填補其一塊缺口,那就是半導體的生產製造,因而力邀台積電前往美國設廠,台積電亞利桑那廠(簡稱A廠)的設立,代表美國半導體產業一個新的旅程,具有指標意義,但由於建廠成本昂貴,加上美台之間產業文化的落差,台積電的A廠,恐需經過磨合與學習的過程,而無法立竿見影就看到效果。

最後黃煌雄指出,「民主與市場經濟」是廿世紀打敗納粹主義與史達林主義的兩大支柱,也是支撐美國立國以來得以既強又富的兩大支持。面對當前的半導體新賽局和台積電A廠的挑戰,如果想要迎難而上,引領未來,根本之道,或許是將「民主和市場經濟」這兩大支柱,納入成為我們所應堅持的信念,以及遵循的指導原則。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表示,中國是否犯台,與半導體因素無關。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表示,中國是否犯台,與半導體因素無關。本報資料照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峰會提倡核能 核安會:各國家能源配比有其考量
下一篇
經濟部貿易署:高科技貨品鑑定 要收費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