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桃機第三航廈拚2026年完工 總經費預算估將破千億元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 記者葉信菉/攝影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 記者葉信菉/攝影

本文共746字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台北即時報導

交通部於今(25)日國發會委員會中提報「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建設計畫執行情形」,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表示,桃機第三航站是繼十大建設後單一最大量體的公共工程,近兩年工程進展順利迅速,截至今年8月底,整體工程完成進度達52.65%,預計2026年完工。

不過,由於疫情間缺工缺料,致營建物價有相當幅度上漲,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總經理范孝倫指出,原本於2020年5月核定的總經費為956億元,但目前估計應會超過千億元。

范孝倫表示,桃機土建、機電工程陸續進行,並已展開巨柱吊裝作業。第三航廈不僅屋頂面積有三個大巨蛋那麼大,且主體東西長414公尺、南北寬242公尺,相當於三座橫放的台北101大樓;地下3層、地上4層,總樓地板面積58萬平方公尺,是國內繼「十大建設」後規模最大的單一量體公共工程,最大特色為大跨徑波浪狀屋頂與室內、外雲頂天花系統。

此外,第三航廈主體為減少結構實體量體及增加穩定性,由16支高19公尺、每支重200公噸的巨柱及其上桁架支撐。並已於今年6月15日開始展開首支巨柱吊裝作業,正吊裝第3支巨柱中,象徵第三航廈建設邁入嶄新里程碑;目前航廈地下二樓至三樓鋼構已全數完成,第一階段目標的北登機廊廳已可見建築雛型,力拚2024年底完工。預計第三航廈整體工程2026年完工後,桃園機場朝提供8,200萬人次年旅客服務量的目標前進。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於會中表示,第三航廈完工以後,相信機場量能和設備更加提升可成為「東亞國際樞紐」。同時,請交通部協助機場公司整合營運啟用前跨部門應辦事項包括海關、證照查驗、檢疫、安全檢查 (CIQS) 等;亦請交通部配合航空城建設,加強協調本計畫及周邊相關重要工程進度,期能促進機場周邊區域經濟發展發揮最大效益。


延伸閱讀

國發會:前8月公建經費達成率續創16年同期新高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福島核處理水排海30年 學者籲邀台灣赴日取樣分析
下一篇
航空業最快明年須買碳權 未來十年得減排15%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