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82字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2)日出席「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開幕啟動儀式」時指出,科學專業無法單獨存在,強化科技與社會連結是迫在眉睫的工作,希望透過跨域整合檢視科技發展所衍生的危機與問題,提升科技研發對人類福祉的貢獻。
陳建仁今天出席國科會成立首個國家層級智庫「科技、民主、社會研究中心」(Research Institute for Democracy, Socie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簡稱DSET),會中致詞時提到,強化科技跟人文社會的連結是迫在眉睫,很重要的工作,且科學專業無法單獨存在,希望能在未來透過跨域整合檢視科技發展所衍生的危機與問題,才能夠讓科技的研發對於人類的福祉有最大的一個貢獻。
陳建仁說,不過在科技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反省是否達到環境永續、包容共榮。並舉出新冠肺炎疫COVID-19為例,外界懷疑是一個科技的災難,在實驗室裡面人造做出來的病毒;在經濟發展時,同時發現到全球暖化的情況,進而衍生出氣候變遷等議題,因此促進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
另外,陳建仁也提到,從目前的歷史事件上也可看到,戰爭爆發後,外界看到新興武器在戰場上的應用,但如果沒有民主包容,這些新興武器的發明可能導致歐洲毀滅。在疫情期間大家都認為,醫學就可以解決一切,特別是從事公共衛生的人,認為科技可以解決一切,不過沒有那麼簡單 ,因為還要邊境管制、居家隔離、居家檢疫,他記得當時有很多人權的專家都說,你這樣的做法有沒有違反人權。
陳建仁也提到,另各國紛紛投入疫苗研發,但有些疫苗的專利費用昂貴,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則僅以成本價銷售,科技發展如何兼顧「no one left behind」成為重要議題。他更強調,科學家在心靈釋放、自由的情況下,並容許外界挑戰,才能將研發成效發揮到最大,台灣擁有自由民主法治制度,且社會環境大力支持,期盼科學研發兼顧社會責任與人民福祉。
最後,陳建仁表示,期許科民社中心和政府、民間甚至是國際的智庫合作,團結所有力量在一起時,可以走得更快、更遠和更有力,相信科民社中心未來可以成為亞洲很亮眼的智庫。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