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46字
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2023島嶼聲耕音樂工作坊」,邀請白色恐怖受難者周賢農和難友家屬凃貴美、簡淑姫,合唱白恐蒙難者黎子松獄中創作曲「木棉花又開了」,傳承遭逢逆境也要堅持的信念。
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2023島嶼聲耕音樂工作坊」昨天舉行最後一場,邀請白色恐怖受難者張則周、周賢農,以及受難者家屬黃新華、藍芸若、高英傑齊聚,透過音樂歌謠裡的生命故事,重現走過威權、邁向自由民主的台灣人權事蹟。
其中周賢農和難友家屬凃貴美、簡淑姫共同合唱新竹初中國文老師黎子松在獄中創作的勵志歌曲「木棉花又開了」,歌聲傳承不幸蒙難的黎子松信念,即使遭逢逆境,仍保有對於美好人生的堅持。
張則周回憶就讀台大時,因為參加政府舉辦國語講習班而被捕,不僅因此與家人分隔,刑滿又再被送往小琉球職訓隊延訓,重獲自由之後繼續完成學業,並於大學校園講授生命教育。張則周也發表2首詞曲新創作品「生命真奇妙」、「生命沒有第二次」,期許台灣推動轉型正義同時,要致力提升全民教育素質。
黃新華表示,年輕時總是聽到母親哼唱「教我如何不想他」,直到在六張犁白恐墓園發現父親黃賢忠的墓碑,她才第一次體會到父親偉大的身影,也在歌聲中感受母親對父親無盡的思念。
來自嘉義阿里山鄉的高英傑,帶來父親、白恐受難者高一生的經典作品「長春花」、「春之佐保姬」。當年高一生在阿里山鄉長宿舍喜獲人生第一台鋼琴,眼睛望著宿舍外搖曳的福祿考花,雙手就彈奏起自創的「長春花」,這首歌從此成了一家人每到黃昏時就會合唱的歌謠,滿載幸福的家庭回憶。
人權館表示,「2023島嶼聲耕音樂工作坊」獲文化部國家語言發展方案支持,以多元國家語言口述結合音樂歌謠的互動工作坊模式,深入彰化、台南、高雄校園傳唱受難者的生命之歌,刻劃白恐受難者與家屬之間難以言說的深情。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