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87字
美國與中華民國於1979年斷交,並立法「台灣關係法」;學者今天指出,無論是軍售內容或是提供軍事援助等,美國目前已將台灣作為非北約主要盟國對待。
台灣民間組織「福爾摩沙共和會」(福和會)今天在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舉辦「美國台灣關係法45週年-邁向台美關係新里程碑」論壇,其中「美國友台法案與美台發展共同防衛」場次論壇邀請退役少將、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余宗基、民進黨立委陳冠廷及國策研究院副院長郭育仁等人與談。
郭育仁表示,美國對台過往只有軍售,但從近年透過總統撥款權軍援台灣,去年8月出售台灣F-16戰機「紅外線搜索追蹤系統」(IRST)等舉措,已將台灣當成非北約主要盟國對待。
郭育仁指出,美國試圖將台灣議題國際化,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凝聚抗中共識與集體嚇阻,位於日本沖繩的普天間基地、嘉手納基地,都在駐日美軍防衛上扮演重要角色,而第一島鏈自日本九州到台灣南部,則是由各種反艦、防空飛彈所構築的火網所串連。
余宗基表示,美國現在對台灣是戰略模糊底下戰略清晰,例如對台灣進行「對外軍事融資」(FMF),就是美國對盟邦才會有的行為,雖然美國不對台灣外交承認,但是就是比照日本、以色列、南韓等非北約主要盟國對待。
陳冠廷表示,假設2027年對台灣來說是關鍵一年,但立委沒有足夠資訊來告訴民眾為何急迫,因為連立委自己都沒有足夠資訊,尤其國家安全體系過去相對封閉,未來若由文人擔任國防部長,也許是另一個改變的開始。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宋國誠以「台美戰略結盟新時代」發表主題演講指出,台美戰略結盟(coalition)為「台美聯合備戰體系」的建構,應對長期以來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而備戰是指積極主動的反制作戰,而不是消極被動、無可奈何的本土作戰。
宋國誠說,應對可能為「短、促、急、猛」的台海戰爭,台灣應該自行打造、或台美聯合生產近程、輕便、低廉、迅速的打擊系統,而台灣的整體戰術部署,應以反封鎖、反孤立、反登陸、護航道為4大原則,改變過去本土焦土防衛的設計,且應對中共侵犯台灣,也要組建「專門打擊部隊」,針對中共攻台武器系統或戰術攻勢,以「針對性對打」的原則應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