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18字
台灣電池應用聯盟(TBAA)7月28日在勤益科大舉辦第一場電池工作坊活動,10月7日在東海大學舉辦第二場。
TBAA聯盟執行長,同時也是合春國際負責人陳勇全淺談「台灣電池工業4.0和智慧製造」,接著3場專題演講分別由耐能電池總經理沈曉白暢談「如何針對電池特性和應用需求做最適合的選擇-安全,性能與成本 」,昇陽電池執行副總薛清水分享「從電池化學系統的角度看電池模組的設計」實務經驗與心得,東海化材系教授林正裕講解「如何從電池的安全性與效能的考量做正極材料的選擇與改善」。
推薦
陳勇全表示,台灣最近由台泥、台塑和鴻海三大集團掀起第四波電池投資,輝能科技、格斯科技及寶電儲能等新創電池芯廠商也積極投入,分別投資生產鋰三元、鋰鐵和鋰鈦氧以及固態電池電池芯。台灣的鋰鐵電池原材料產業鏈,在正極材料、碳基與矽基負極材料、銅箔與鋁箔基板、隔離膜、電解液等關鍵原材料均有供應廠商,已逐漸完備。
依研調機構InfoLink指出,全球電池芯大廠已進入規模經濟的資本戰,台灣難以跟國際大廠比拚性價比,須針對技術或材料做高彈性調整和客製化。合春國際正在促成東海大學與新鼎系統合作,共同開發「電池智慧製造」相關技術,希望為國內電池業開拓下一個階段的發展路徑。
(翁永全)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