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電動車、儲能產業 帶勁

電動車示意圖。    路透
電動車示意圖。 路透

本文共841字

經濟日報 鄭文賢

全球市場正處於通膨趨緩及經濟衰退的拉鋸戰中,且在基期因素下至少走降至2023年第2季,讓美國聯準會(Fed)有了停止升息的理由。不過,從美國2年期10年債殖利率長期處於倒掛,加上12月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49.6、且缺工率持續下滑,代表經濟衰退的烏雲逐漸籠罩中。

因此可看到2022年12月以來股市常常忽多忽空,且以急漲緩跌這種偏空頭的方式在進行整理,代表市場長期而言仍舊對經濟衰退保持戒慎恐懼。

推薦

另從台積電(2330)(2330)法說內容觀察,雖然台積電對於自身全年的業績仍有信心維持與2022年持平,但對於整體上半年展望及整體半導體市況看法都偏向保守,代表2023年整體科技業最好就是持平。因此2023年若具備特殊利基性,業績必定維持正成長的產業將是市場資金的首選。

首先可留意中國大陸解封的長線受惠股。大陸在11月暴衝式解封後,市場預期二至三個月後在群體免疫的效果下,社會活動就會逐步回復正常,因此大陸過去二年嚴格實施清零政策下的受害者,就成為解封的受惠者。

相關的族群涵蓋範圍廣泛,舉凡生活必需的餐飲、商場百貨、交通、旅遊甚至廢棄物清運都將逐漸回到疫情前的需求水準,相關的個股在2023年業績也必定會呈現明顯回升。

產業面來看,2023年電動車產業仍為首選。2022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仍繳出年增達50%的高成長,2023年成長率依可維持近40%,且從大陸走向解封來看,跨區長途汽車駕駛需求也勢必重新點燃,除推動車市復甦外,也會同步推升電動車的成長動能,整體電動車銷售量仍有上修空間。

最後可留意的則是儲能及再生能源相關產業。由於全球主要大型企業都陸續加入由國際氣候組織所提倡RE100計畫,這些大企業也會同步要求其所屬的供應鏈也需達到同等比例的再生能源使用率,採購綠電已經成為必然的大趨勢。

不過由於再生能源具有不穩定供電的特性,因此將多餘電力儲存下來儲能產業也成為大勢所趨。台電為強化電網也積極興建儲能設施,帶動本土廠商同步受惠,相關個股也值得投資者持續留意。

(作者是元富投顧總經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股海自由行/今年投資…掌握三類績優股
下一篇
股海自由行/台積共舞夥伴 飆股藏身其中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