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積九個永續 擴大綠色影響力

本文共2806字

經濟日報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

有護國神山之稱的台積電歷年都是企業社會責任領域的模範生,在ESG(環境、社會、治理)領域更全方位推進,希望擴大綠色影響力,帶動產業邁向低碳永續,成就一座共好的山。台積電董事長暨ESG指導委員會主席劉德音日前提到,對半導體產業而言,淨零碳排是很大挑戰,台積電發展ESG綠色製造是重中之重並攜手業界推進,包含ASML、應材、Lam Research與東京威力科創等持續在節能上努力。另外公司統計2021年已發起365項相關節能專案。

劉德音說,台積是全球半導體技術與產能提供者,台積在ESG發展有五個方向包含綠色製造,建立責任供應鏈、打造多元包容職場、培育人才及關懷弱勢,其中綠色製造是重中之重,以發展最高效能最節能半導體技術,幫助世界各地客戶生產節能的產品。

劉德音也提到,純晶圓代工廠協助了半導體產業的新發展,隨著半導體成為產業心臟包含5G與AI應用等,台積提供技術與產能來協助客戶釋放創新,從產品早期就和客戶合作,而節能也成為產業關鍵議題,也是所有客戶都關心的議題。

攜供應鏈節能減碳

劉德音指出,台積電已訂出每個製程五年之內生產效能就要提升一倍。台積的永續推動絕對不只公司本身,也攜手上千家供應商共同打造綠色供應鏈,也是全球首家半導體公司驅動先進機台導入節能。

在購買綠電方面,劉德音也說,台積電最近成長很快,節能減碳是公司面臨最大挑戰,不過台積已訂定階段性目標,而且未來明確訂出淨零排碳,台積電也要買很多綠電,買綠電完全按表操課,只也希望政府綠電產出能多做一點,讓台積能夠買更多。

劉德音也多次引用工研院研究數據提到,台積電在台灣每用1度電,可替世界節省4度。

為了落實ESG,台積電也特別在最新的2021年永續報告書中強調,ESG,是每位台積人的 DNA,台積電以具體行動,串聯人與人、人與自然間美好的改變,透過源源不絕、創新的科技解決方案戮力實現永續,連結共好未來。

更具體的激勵措施方面,台積電也特別祭出限制型股票連結ESG的措施。台積電在2021年度臨時董事會拍板首度發行不超過2,600張的限制型員工股票,成為各界關注焦點,該議案後續並獲得股東會承認,今年度股東會並通過再發布超過3,065張限制型股票。

台積電進說明,相關限制股票領取條件與細節,其中條件包含必須是台積全職高階主管且考績至少S等級以上,並掛勾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成果項目的超嚴格條件,就限制型股票,台積電也特別強調,為強化經營績效與股東利益和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成果有更好的連結,並符合全球投資人對於公司高階主管的薪酬與長期經營績效及股東權益有更強連結的期待,公司決定將高階主管部份的變動薪酬轉換為以股票型式發放的長期獎酬。

台積電。報系資料照
台積電。報系資料照

另外在綜合整理ESG願景方面,台積電也強調,2022 年,公司發布第一本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行動報告書,參考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GRI)的報導框架,建立從規畫(Plans)、承諾(Commitments)、行動(Actions)、進展(Progress)、合作(Collaboration)五大揭露原則,說明台積公司對於聯合國 2030 永續發展議程(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支持。

台積電指出,過去在2021 年,在 ESG 指導委員會主席董事長劉德音的帶領下,台積公司持續聚焦 SDG 3(健康與福址)、SDG 4(優質教育)、SDG 6(淨水與衛生)、SDG 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SDG 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SDG 9(工業化、創新與基礎建設)、SDG 12(責任消費與生產)、SDG 13(氣候行動)與 SDG 17(多元夥伴關係)等 9 個永續目標,透過 44 個 ESG 專案與 23 個可衡量的2030年長期目標,以具體的行動實踐影響力。

在社會方面,台積電指出,秉持「讓社會更好」的永續願景,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與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凝聚公司內外部資源,關注青年培育及偏鄉教育、藝術文化與環境保育,並關懷弱勢、獨居長輩,以共好價值為社會進步打下穩健基樁。

台積電也是在去年6月董事會時已報告捐贈疫苗的可能規劃,充份討論後並獲得董事會支持,並在後續7月12日完成捐贈五百萬劑BNT162b2疫苗予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作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防疫使用。

捐贈疫苗協助抗疫

劉德音當時表示,因應COVID-19疫情對世界各地帶來的威脅與挑戰,台積運用自身專業知識與全球物流資源,協同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台積電文教基金會以及公司海外據點自2020年起致力於支援全球防疫工作,從台積所在地出發提供防疫所需協助。此次在台灣疫情嚴峻的時刻,能藉由捐贈疫苗協助抗疫是台積公司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的具體實現。相信當克服疫情帶來的挑戰之時,我們也會蛻變得更為強韌。

除了在關鍵時刻捐助疫苗,台積電也積極幫助偏鄉年輕人就業。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表示,持續協助偏鄉孩子擁有一技之長,且能順利找到工作,最近還收到一封信相當感動,她也將做志工第一線的感動分享給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

張淑芬日前出席2022遠見高峰會獲頒傑出公益服務獎,也專題演講並分享做志工心路歷程,盼望把和張忠謀的福報以做公益方式來分享給更多人。張淑芬感性提到,張忠謀不鼓勵自己做公益、但也不阻擋,是默默支持,她也曾跟張忠謀說,「做公益是把你跟我的福報拿出來跟大家分享」。

張淑芬先前也親自出席SEMICON Taiwan 2022國際半導體展,她在展望新世代人才培育論壇期間受訪指出,為了保護張忠謀她也很久沒接受訪問與參加活動,原本受邀錄影致詞,但因錄影較無感情,決定出席活動也不預先準備講稿,打算自然地把做志工的心路歷程講出來。

張淑芬提到,剛開始志工甚麼都做,在小孩求學時重視學科、補習成績,後來某天轉念想到,若是這小孩不喜歡念書,不就是被志工強迫念書嗎?

張淑芬也反問現場聽眾,大家感覺到台積電、SEMI機構做事大家感覺都要學問好有好條件,可是她則是想出不同的路,希望在學校裡面就能給這些學生一些機會學習不同技術。

張淑芬也指出,幫助新世代人才,讓小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做什麼都能表現自己,不見得都要考上清大交大,基金會也幫助產業與學校媒合,不是只為了台積找人才,也呼籲更多企業加入共襄盛舉。

張淑芬提到,最近收到一封信,對方說原本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沒想到後來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她感性指出,「這個小孩可以不用離家,找到工作,除了半導體外,這些技職教育,不論做什麼、可以生存可以養活自己,有一技之長」,也希望更多企業響應。

張淑芬也說,技職教育讓偏鄉學童找到謀生能力,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與教育部合作推廣,在台南市先行建立合作模式,另外也與企業夥伴合作提供技職培訓與工作機會,包含SEMI先前也已響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