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67字
台灣近年機械出口金額與目的地發生變化,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組長熊治民分析,機械近幾年出口金額變化主要受到國際經濟景氣循環,與貿易戰、疫情等突發重大事件影響;在出口目的地上,從近期掌握數據與資料來看,因供應鏈轉移與大陸中階機械產品競爭力快速增加,未來台灣機械對大陸出口金額占比持續下降機率極大。
熊治民指出,台灣機械出口2019年受美中貿易戰影響、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出口金額明顯下滑;2021年及2022年因資通訊、半導體需求大增,促使國際廠商增加機械設備投資,並帶動台灣機械產品出口金額在這兩年明顯增加。
台灣機械業跟全球經濟景氣高度相關,台經院產經資料庫資深分析師王忠慶表示,美聯準會以透支未來資源的寬鬆貨幣政策挽救疫情經濟,導致通膨高居不下,而近期升息政策致使高利率影響企業投資意願。熊治民提及,2022年下半年後受全球通膨影響,導致2023年1~5月,台灣機械產品出口金額較2022年減少19.0%。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機械出口到中美的占比,在去年開始出現明顯變化,2021年出口大陸、美國占比分別為30.9%、22.2%,去年出口美國占比開始明顯攀升,全年達到25.6%,已逼近大陸占比25.9%,今年1月開始超越大陸。
熊治民表示,台灣出口到中國大陸機械設備,包括造紙與印刷、紡織、橡塑膠機械,以及工具機,出口金額在2017~2018年達到高峰後,都有減少趨勢。他指出,在陸出口減少有幾個因素:一是大陸製造業景氣與整體市場需求變化;二是台灣機械產品需要與德、日、義、韓等廠商競爭;三是大陸在部分機械產品上持續國產化等。
而為何近幾年台灣出口中美占比會有如此消長?熊治民說,一方面大陸受到全球通膨與消費不振影響,使得製造業設備投資減少;另一方面則是美國持續透過政策法案,吸引製造業回流與投資,因此仍能維持相當機械設備投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