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是一本專業的投資理財雜誌,提供多元的熱門財經議題、產業趨勢報導,協助讀者精準挑選適合的投資標的。
Q:隨著通膨劇烈增加,上班族最有感的就是萬物齊漲,只有薪水不漲,許多人已從原本的小確幸,到後來成為躺平族,「高房價、高物價、低薪資」已經是這個社會普遍現象,投資有風險,不投資薪水又不夠用,該怎麼辦?
許多熟齡族人生大半年華奔走於職場和家庭間,將體力、財力傾注在家人與孩子身上,進入人生下半場才發現還有一個無法迴避的課題:老後生活的經濟壓力。 即將進入退休階段的熟齡族,該如何提前準備、做好財務規
在台積電最新法說會定調全球半導體景氣:「包含記憶體,2023將迎衰退的一年,年減4%;晶圓代工年減3%。」所以科技股真正的決戰點在下半年的需求復甦能有多強─V型?U型?L型?這點就得看美國下半年的通膨
Q:美國2022年12月CPI年增率公布值為6.5%,符合市場預期,這次回到6字頭主因還是來自於石油價格回穩,帶動整體通膨下降,自2022年3月美聯儲開始升息後,截至目前已經升息17碼,隨著市場預期美
匯集了台積電與大立光法說,以及美國2022年12月CPI數據公布等重大多空訊息,1月13日台股開高走低,雖然收盤漲+92.49點,但幾乎收最低的實體中黑K棒,盤中14962高點沒能突破2022/12/
在房市明顯降溫之際,平均地權修法號稱五重拳打炒房卻於元月十日立法院快速三讀通過,其中內容包括限制預售轉售、重罰炒作行為、私法人購買住宅許可制、解約必須申報、檢舉獎金制度等五大項,具體內容如下:
美股(16)日因馬丁路德金恩紀念日(Martin Luther King Jr. Day)休市一天。今天台股(17)日是農曆虎年封關日,電機機械、玻璃陶瓷、造紙與鋼鐵類股買盤點火。儘管外資連8日買超、
股市達人藍白拖大學時就接觸股票,從個股、權證、股票期貨、台指期、當沖都曾深入研究,立定志向要在股市裡淘金,畢業後到券商當營業員,後來被某家公司投資部門挖角當操盤手,年紀僅二十七歲,已經累積千萬財富。
上月專欄提到,台股在十二月一日的高點15152並非本波反彈滿足,漲勢有機會延續到金兔年紅盤第一週……但整個十二月的台股幾乎都陷入整理,一度讓市場懷疑是不是高點已現? 就當台股成交量愈來愈低迷之際
2023年第一個美國大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帶來了驚喜,1月6日道瓊指數上漲700.53點( +2.13% )、那斯達克指數漲264.05點( +2.56% )、費城半導體指數漲117.58點( +4.67
美股2023年首周開門紅,薪資通膨觸頂的預期提振市場情緒,加上美元指數走弱帶動亞幣轉強,亞股反彈表現更為強勢,讓人有種最壞情況已過的感覺。不過,市場誤判數據的可能及美股獲利修正潮已啟動,恐將會讓這種感
受到疫情、缺工缺料的接連衝擊下,建商欠缺資金、倒閉落跑的新聞事件層出不窮,此類相關報導不免讓原本想重建的地主們引發擔憂,擔心自身是否會遇到這類問題,因而使得重建意願大幅降低或是紛紛來詢問相關問題的處理
台股今(11)日走勢震盪,早盤一度大漲至14842點,不過獲利了結賣壓隨即湧現,加上權值股台積電(2330)熄火,加權指數終場下跌51.52點收14751.44點。近期海運市場面臨全球通膨,市場需求低
在美國聯準會持續放鷹下,美股(9)日四大指數漲跌互見。不甩美股走勢,台股(10)日開高震盪,台積電、聯發科扮撐盤要角,半導體、資訊服務、造紙與電子類股買盤點火,加權指數終場上揚50.75點收14802
美股上周五因經濟數據表現佳收漲,激勵台股今(9)日開高走高,加上新台幣轉強,權值股台積電(2330)也表現亮眼,帶動電子族群重登主流,加權指數終場上漲378.87點收14752.21點。在元月效應啟動
談到保險,小資族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薪資有限,而不願多撥出一筆預算來做保險規劃,認為等到薪水變多之後再來買保險。然而,從保險的立意來看,就是因為賺的錢少,才更需要保險啊! 試想,當你今天月薪只有3
1月12日的台積電法說會絕對是加權指數能不能守住季線支撐的關鍵,在去年第三季法說會上,總裁魏哲家預期供應鏈庫存要到2023年上半年才回到健康水準。 當時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還沒退場,如今中國動態清
Q:1月3日歐盤時段在缺乏事件狀況下,美元指數突然爆拉100點,守住103關卡,漲幅超過1%,自2022年末美聯儲升息從3碼降到2碼後,美元一路修正,美元在2023年開盤第一天急拉,是否透露什麼訊息?
Q:2023新年開盤收紅,加權指數上漲86點,順利保住萬四大關,國際市場變化莫測,美股震盪,中國大陸疫情嚴峻,離農曆年前剩不到幾個交易日,接下來台股怎麼看? A:2023年台股第一個交易日盤中一
隨著能源價格回落、供應鏈問題改善,全球通膨觸頂已可確定,今年各國央行升息循環進入下半場,金融資產價格的評價修正也將近尾聲。 與之交替的是全球經濟衰退升溫所帶來的企業獲利修正,全球股市難以避免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