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芬,曾打造兩本台灣最受歡迎的理財型雜誌,認為「理財是人生必學第二專長」,長期致力於推廣理財知識普及化。
台灣股市上半年大幅下跌,台灣房市卻似乎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進入下半年,房市還可以維持榮景嗎?還是已經出現降溫現象?有屋族、尚未購屋族,各該有什麼盤算呢?
今年以來全球利率快速攀高,股市債市重挫,投資人哀號,我的錢怎麼不見了。面對下半年,利率還有持續攀高壓力,接下來還可能面臨經濟衰退風險。該如何做才能守住財富呢?
今年以來美元走勢強勁,新台幣在維持多年升值之後,今年也呈現逆轉走勢。在強勢美元下,近期銀行積極推動美元定存,保險公司也推動美元保單。許多投資人都在問,現在該搶進美元嗎?
美國聯準會打算加速升息,台灣央行也已經升息一碼,升息對房市的影響有多大?已經購屋者該如何因應,還沒購屋者要觀望還是趕快行動呢?
今年投資市場詭譎多變,年初剛要慶賀脫離疫情衝擊,2月卻突然要面對俄烏戰爭的黑天鵝事件,3月又緊接著聯準會的升息大戲。一波接一波的試煉,讓金融市場起伏不定。儘管俄烏爭端後續發展還不明朗,但金融市場對此事件衝擊逐漸減緩,而今年最需要面對的議題,就是升息與QE退場。資金退潮下,投資方向是否也該有所轉彎呢?
從通膨、升息到烏俄衝突,壞消息一個接一個,股市也大幅波動。定期定額投資人開始面對資產縮水壓力,許多人不禁要問,「現在要不要賣出?」、「要不要停扣?」、「要不要加碼?」
雖然房價高,但購屋需要長期計畫,只要做好準備,擁有一棟自己的房子不是夢。以下三個步驟,教大家如何計算適合自己的購屋價格帶。
台股2021年表現亮眼,許多退休族也開始留意台股ETF,尤其是高股息ETF可賺股息、又可賺價差,更深受投資人青睞。但是,高股息ETF該如何挑?投資人只要買進就可放心無虞了嗎?有些投資眉角你要懂。
近二年來台灣房市熱呼呼,除了雙北房價居高不下之外,去年開始中南部房價也呈現飆漲走勢,讓許多小資族哀號,更買不起房子了。在這波房價大漲之下,央行、財政部的政策,能否壓抑房價呢?想要購屋的民眾,現階段究竟該不該進場?
今年以來ETF募集熱潮持續不斷,一檔接一檔令人眼花撩亂,同時買氣也很暢旺,動輒上百億規模。相較於過去,多數投資人選擇元大台灣50(0050)等,貼近大盤的指數型ETF,今年以來陸續發行的幾乎都是主題型ETF,如電動車、半導體、生技等,這類長線趨勢看好的產業。究竟投資人該選擇指數型ETF,還是主題型ETF才好呢?
繼手機狂潮之後,下一個產業焦點已經轉入電動車了。電動車不僅是汽車產業的新革命,同時也符合全球減碳趨勢,絕對是未來10年最夯話題。
台股在7月15日衝上歷史新高18,034點,正當大家歡呼慶賀之際,隨即在一個月內面臨重挫1,700點的震撼教育。面對市場波動加大,該加碼、還是減碼呢?由於市場波動並非短期可以平息,建議投資人還是以定期定額操作,更能因應這個起伏不定的投資新常態。
去年新台幣大幅升值,許多境外基金的投資人都深刻感覺到匯率損失,尤其是債券投資人,債券收益已經大幅縮水,若再加上匯損,可說是雙重損失。但是,今年6月以來,新台幣卻開始轉為貶值趨勢,先前美元匯損可以回沖一些,讓投資人安心不少。究竟投資境外基金時,該選哪一種計價幣別才對呢?是否不選外幣,就不會有匯損?選高息貨幣是否可以避免匯損?這一連串問題,都是投資人心中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