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產業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27日 註:數字代表公司家數

概況

面對台海危機升溫,中共近年不斷擴大針對性軍事活動,我國國防部將重點放在推動機艦國造、提高裝備妥善並發展不對稱作戰,建構可恃防衛能量。2023年國防部主管機關法定預算4,092億元,年成長11.32%。加計2019年立法院通過總計2,472億元之「新式戰機採購」特別預算案,2021年通過2,370億元之「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預算案,整體規模達5,175億元。

拆解台灣國防產業,主要由國防部軍備局各兵工廠、陸軍兵工整備發展中心、中山科學研究院、漢翔航空工業和台灣國際造船主導。隨著武器系統開發過程逐漸增加民間企業的參與,在2017年正式成立的「台灣國防產業發展協會」中也一共加入了48家相關企業成為正式會員,顯示出已有越來越多的民間企業已進入到軍工產業鏈。

強化國艦國造與國機國造

國防部從2000年就已開始取代1984年開始服役的AT-3高級教練機,和部分F-5戰術先導教練機(部訓機)的計畫,原先有國機國造和與導入義大利阿萊尼亞馬基公司的M346高教機兩種方案。預計2026年前打造共計66架勇鷹高教機(T-BE5A),研發預算686億元,將汰換老舊戰鬥機(F-5E/F)及教練機(AT-3),由漢翔負責接單生產製造。

在國艦國造部分,2016年海軍制定12項規劃,經費總額約4,700億元,預計2040年建造完畢;主要由龍德造船與台船負責製造。海軍2016年正式公布12項造艦計劃:2022年建軍願景將花費4,700億發展計畫;包括:「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多功能人員運輸艦」、「高效能艦艇後續量產案」、「潛艦國造案」、「兩棲直升機船塢運輸艦」、「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新型救難艦」、「快速布雷艇」、「新型海洋測量艦」、「新一代主戰艦」、「新式港勤拖船」和「陸戰隊特戰裝備」。

軍用無人機商機龐大

隨著俄烏戰爭持續,台灣國防預算著重發展「不對稱作戰能力」。2022年為因應對岸持續性無人機侵擾,以及烏克蘭在不對稱作戰中,透過無人機阻止俄羅斯的閃電戰術,使得國防部對無人機需求快速興起。

國防部自2022年開始對外徵求廠商試製原型機與防禦系統,有別以往由中科院主導研發與製作,改由民間企業主導研發。根據政府採購公報網站披露,陸軍採購「微型」無人機原型機的標案,分別由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公司、雷虎科技、經緯航太分別得標,總決標金額達到1,042萬元預算。

海軍的「陸用型」無人機則分別由長榮航太以及經緯航太科技得標,總決標金額達到4,870萬元預算;海軍「監偵型」由神通、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公司得標,總決標金額達到2,120萬元預算;「艦載型」由富蘭登科技公司、智飛科技得標,總決標金額達到6,500萬元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