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第1季上市櫃企業砸421億元買不動產 商辦、廠辦占比超過一半

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2024年第1季上市櫃法人共投資商用不動產交易量達421億元。 聯合報系資料照
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2024年第1季上市櫃法人共投資商用不動產交易量達421億元。 聯合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664字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玲/台北即時報導

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2024年第1季上市櫃法人共投資商用不動產交易量達421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51%;其中超過一半的資金在購買商辦、廠辦上,以第1季來說,上市櫃法人砸下262億元購置辦公室產品,在季度交易比重超過一半。

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總經理林三智分析,去年起,企業掀置產風潮,市場交易火力集中在核心商圈的指標辦公大樓,又以傳產、科技企業主購置動能最積極,今年1月時,電源供應器龍頭台達電(2308)就斥資共47.89億元買下內湖利豐大樓、瑞光大樓,賣方為南山人壽。

林三智觀察,因應利率走升,壽險業對資產管理不再只進不出,而是陸續評估並處分未達投資報酬率門檻的標的,優質標的釋出,就會吸引市場搶貨。今年辦公市場買氣熱絡,還有兩大動能支撐,首先是台積電(2330)擴廠效應及AI需求驅動,產業擴充辦公空間需求增加,企業由租轉買、購置自有資產意願也有上升。

其次,投資收益型買方或大型開發商瞄準市區老商辦大樓,一次購入多層或包棟,現況可自用或出租收益,待未來大樓進入都更改建時,可掌握更多話語權,享開發改建效益,首季最大宗交易為璞永建設等八間建商與代銷公司,以131.25億元買下芙蓉大樓約63%產權。

林三智分析,過去辦公市場交易通常是壽險業大手筆包棟購樓,這類收益型買方關注的是租金投報率;而近年建商、高資產族購入全棟產品,則是相中看到未來重建開發價值。建商積極購入商辦大樓等全棟產品,實則是一種購地策略,購入大樓的同時,也擁有精華地段可開發基地,且資金不受土融限貸的限制,未來伺市場時機重建推案,可望帶來龐大的開發改建效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房市熱!通膨預期、新青安貸款效應 六都4月移轉棟數年增43%
下一篇
中央編列60億元興建 台中會展中心蓋新館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