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灣服務業競爭力 十年未見成效

服務業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服務業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文共1492字

經濟日報 社論

十年前318太陽花學運擋下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十年後的今日,兩岸與國際經貿環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服貿協議也大勢已去。雖然如此,推動服務業的競爭力及國際化課題,卻不應隨之石沉大海。

中國大陸在2011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開始,每年經濟成長率平均都在7至8%。近年固然成長趨緩,卻不能否認在兩岸2010年洽簽「兩岸經濟架構協議」(ECFA)及後續服貿及貨貿協議洽商時,確實是中國經濟高速成長、全球資本及企業湧入的黃金時代,而兩岸經貿協議一度被視為是替台灣加分的工具;例如2011年時受惠於兩岸ECFA「早收項目」的產品,當年出口中國大陸的成長率是18%,顯著高於出口全球之12%。台灣未藉由ECFA搭上高成長的列車,使得不少企業至今仍在感嘆所流失的商機;然而當年已經無法過關的服貿及貨貿協議,在今日美中戰略競爭、歐中加速去風險的全球經濟新局面之下,加上各界對兩岸經貿整合的風險持續有疑慮,都使推動兩岸協議面對更難跨過的門檻。

十年後回首這段旅程,重點不在評斷功過,而是讓台灣更清楚瞭解自身的定位及未來政策的重點。特別是台灣的服務業如何發展,持續提升韌性,以面對充滿不安與變動的未來時局。

國內常以製造業與服務業占GDP之比重差異,顯示服務業是我國經濟生產主要來源的指標。製造業占台灣GDP約三成而服務業則有六成。然而,2013年太陽花學運爆發當年的服務業占GDP比重約為64.5%,2023年卻降至61.69%;反觀製造業對GDP占比在2013年約29.12%,上升至2023年之32.95%。製造業更曾在2021與2022年之GDP占比達37~38%,服務業卻一度在2021年占比跌破六成。換言之,服務業這十年來並未有明顯增長,特別是相對於製造業貿易,我國服務業進、出口占全球比重都低於1%,可見服務業雖是經濟發展及創造就業的主要產業,但仍偏重國內市場,且對經濟貢獻停滯不前;反映出推動多年的台灣服務貿易國際化,成效有限。

台灣所面對的國際時局已在改變,其中世界市場或世界工廠不再僅以中國為核心,而台灣業者本身的足跡也出現變遷。2013年我國金融業到中國大陸的投資是19億美元,2022年僅約1.9億。即便是著眼中國大陸消費市場的如統一、全聯等零售通路服務業,台灣投資金額也從2011年12億降至2022年3億美元,顯示台灣業者眼光也轉向了。

回到協助台灣服務業成長,提升打國際賽的能量一事,仍有不少需要釐清的挑戰。按2023年經濟部產發署「台灣品牌躍升計畫」統計顯示,台灣前20大國際品牌只有六家是服務業,包括金融業的國泰金控、中信金控、中租控股等;其他都是電子資訊、金屬製造等製造業。台灣服務業在新冠疫情後,應有一批搭著電子商務與數位科技而起的新興電子商務產業鏈,算是「支援型服務業」類型,也相當於服務業的隱形冠軍,惟整體成長尚未顯著。

服務貿易競爭力之提升,有時透過參與國際協定之外來開放壓力較容易達成,十年前國內拒絕透過兩岸服貿進行開放,尚有國家安全考量之正當性,之後卻毫無進展。固然我國一直以加入CPTPP為目標,但是服務業開放的條件是否已有評估?特別是我國主管機關是否有推動服務貿易國際化的思維,不無疑問。尤其部分服務業主管機關,如金管會、NCC與衛福部等均屬市場監管的功能定位,推動產業發展或海外行銷並非其執掌,無法強其所難。再者數位發展部之功能,也應當研議符合當前數位化環境下,廣泛應用至服務業推廣之策略,也未見進展。

太陽花學運十年後,已無需檢討不簽服貿之利弊得失,而在於台灣是否已妥善利用這段期間發展服務業競爭力?以及面對國際時局的變與不變,台灣服務業如何能安身自處的因應之道。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當沖降稅效益高 應再延五年
下一篇
美中經貿再掀烽火 台灣當自強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